金寨县斑竹园镇:管好“四好农村路”,串起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巩固“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金寨县斑竹园镇对标目标任务,不断强化管养结合管护制度,切实发挥“四好农村路”的“快车道”作用,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管养制度,压实管护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明确各村养护管理职责。实行村级公路养护的网格化管理,通过定人、定责、定路段,推动管养持续化、常态化。镇村之间签订“四好农村路”管养目标责任书,将管养机构建设、日常管养工作和群众满意度等工作纳入村级考核指标,逐级分化,层层落实,充分发挥激励考核“催化剂”作用,不断提高村级公路管养水平,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管护工作走深做实。
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多方力量。建立健全的养护队伍,形成镇政府主导,公益性岗位和环卫公司协同配合、交通执法部门协调监管、人民群众自觉养护的多方协作模式,实现村级公路的养护目标。各村级公路配有道路专管员,负责乡、村道路的日常路况巡查、隐患排查及灾毁信息上报,参与管养单位监督考核、工程管理,及时制止并上报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矛盾调处等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公益性岗位422名,环卫工人70名。
紧盯常态巡查,完善动态监管。将道路巡护贯穿于各村治安夜巡、入户走访等日常工作,杜绝在规定村道范围内的乱占、乱建、乱种现象。综合研判,归纳分类,严格执行“一路一档”,完善档案动态信息管理,不断健全“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固定资产台账和数据库,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强化岗位联动监管,定期公开监管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提高群众知晓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道路管养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转型发展。进一步拓宽养护资金筹措渠道,在争取县养护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加强社会资金引进力度。立足本镇实际,深度挖掘文化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探索农村公路与该镇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方式,实现以路促产,加快资源路、旅游路和产业路的建设,将农村公路与农村旅游景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农村产业与乡村旅游品牌相结合的精品线路,以路促兴,为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段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