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丁集镇:念好三字诀 夯实“大国粮仓”根基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丁集镇精心组织、精细谋划、精准施策,全力以赴防风险、强治理、重管护,形成“耕地增加、生态改善、农民得利”的多赢格局。
一以贯之“防”,提前遏制风险隐患。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和入户走访等形式,宣传解读法律政策,引导村民树立保护耕地的意识,营造自觉主动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强化动态巡查,镇、村干部及网格员深入农田,联动排查村内土地使用情况,摸清土地后备资源,建立详细台账,确保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一针见血“治”,逐步恢复耕地资源。结合巡查摸排与上级下发卫星图斑信息,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工作。对于占用耕地建设房屋、硬化道路、堆放杂物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严格督促整改落实;对于已种植树木等导致耕地流失的情况,村干部积极调解矛盾,动员群众,签订整改复耕协议,并组织机械设备开展复耕作业。同时,积极挖掘村内土地资源潜力,开展残次林地、园地、废弃坑塘等地块的复垦和整理,持续补充耕地。
一抓到底“管”,持续优化土地利用。落实补充耕地后续管护责任,督促村民熟化土壤、培肥地力,力争达到适宜耕作、高产稳产、旱涝保收标准,切实改善耕地质量,确保长期稳定利用。同时,推动零星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整合调整,促进集中连片,探索科技赋能,开展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机械化作业,实现降本增效。有序推进复耕复种,鼓励村民在新增耕地上优先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协调种植油菜等经济作物,做到“适地适种”,促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高业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