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发现·六安】霍山县两万余亩林地取得不动产权证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5-21 08:55:30 【字体:

  本网讯 “我们祖孙三代人,以前只知道有14块林地,却搞不清具体边界和面积。”5月18日,在霍山县但家庙镇观音岩村,村民卢德福乐呵呵地说,如今家里承包的山场办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边界、面积、宗地图一清二楚。

9a6f0db064a845be8b3b66f1d3eeed67.jpg

  卢德福心中的欢喜,源自我市集体林权不动产调查登记试点取得的成果。卢德福父亲卢先文今年91岁,20世纪80年代,他家六口人,当时按人口分摊,林地多而零散。老人年龄大,对边界记忆模糊,卢德福本人很少去所有林地,卢德福儿子不过问农事,更不知道具体位置。

  “以前,林地边界大多以山脊、山沟等来划分和描述。”但家庙镇林业站站长陈以田说,虽然经过1981年林业“三定”和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是还存在边界描述模糊,缺少坐标定位,矢量图信息不完善等问题,林地界格争议多。2021年8月,市林业局在但家庙镇开展集体林权不动产调查登记试点,目的是明确权属边界、化繁为简。真正开展工作要面对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弄不好就会捅“马蜂窝”。

  在市、县大力支持下,精准解决界怎么定、字怎么签、证怎么办。镇政府组织熟悉山场的老同志、镇村包片干部组成44个指界专班,带领技术人员和村民现场指界确认。观音岩村大龙井组村民张广房,有1块山场与青年组交界,共有21个相邻权利人,划界时矛盾大。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观音岩村将“但说无妨”活动搬进山场,邀请21户代表,共同顺着山界边走边确认,用GPS打点记录,遇到难以辨认的地方,本着尊重历史、各让一步的原则进行调解,最终划好了边界,确认面积为30.3亩,做到了不偏不倚、多方满意。

  “流转的数千亩油茶林,每年带动周边600多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村民有了林权不动产登记证,给我们马上要办的林地经营权证打下了基础,有了林地经营权证就可以抵押贷款,给公司发展带来了极大利好。”霍山县金马启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瞻说。

33b32e5b9126428f92488f93caea40cb.jpg

  但家庙镇镇长熊义宏坦言,试点工作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但说无妨”宣传和沟通,争取了村民支持。截至2024年4月底,观音岩村已经完成21620亩林地确权登记,累计发证3633本,发证率96%。下一步,将对近两年新发展的2700亩油茶林进行登记发证。

  霍山县是全省林业重点县,更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县,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实现全域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 储著坤 单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