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法润童心伴成长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8-31 08:40:00 【字体:

  “学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地,除了抓好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思想教育工作,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法治教育,让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法律的心灯点亮了,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六安九中执行校长李艳日前告诉笔者。

  六安九中是六安城区唯一的一所市级示范初中、规模最大的公办学校。自2009年开始,在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十年中,该校始终紧扣“德法兼修、培育时代新人”这一主题,不断深化普法宣传教育,用心、用爱、用法护苗成长。

  如何让法治春风吹进校园,吹进每个学生的心田?六安九中不断夯实阵地,营造法治教育浓厚氛围。在校园内,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校报校刊、征文漫画比赛、班会课等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宣传;课堂内,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必修思政课,任何课程不得挤占;校园外,他们聘任裕安区检察院检察长为六安九中法治副校长,每学期给全校师生做一场法治报告;学校每年的普法受教育面达万人次。

  校检携手,为了“少年的你”。六安九中为增强广大学生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平安校园,2016年9月14日,特邀请裕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夏扬菲,来校做了一场题为“让花季远离欺凌”的法治报告。

  春风化雨,上好开学法治第一课。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力度,2017年9月13日,六安九中与裕安区检察院再度携手,举办“七五”普法报告会。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普及法治知识,引导全校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辨别是非,自觉守法、用法,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健康、快乐、平安成长,巩固了六安九中全国“零犯罪学校”的创建成果。

  创新方式方法,普法成效取得新突破。2018年,全国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深入展开。为创新普法形式,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12月份,六安九中抓住一年一度校园文化节契机,策划情景剧,教育学生预防校园欺凌,关爱弱小,对学生进行触及心灵的德、情、法教育。执行校长李艳,做起了编剧,当起了导演。为了让《不该发生的事》情景剧故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打动人,每一句台词、每个细节,李艳都精心打磨。

  《不该发生的事》情景剧剧中人物,设计了一名班主任老师,四名13岁初中学生,其中一名是留守少年。剧情梗概是这样的:三名男同学因踢足球缺人产生矛盾,一起欺负另一名留守同学,老师得知后找来这三名同学,教育他们。最后,欺负人的三名同学进行了道歉,四人和好如初。

  情景剧表演时,观众们深受感染。有的同学默默地低下了头,有的同学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如今该剧已成功上演80多场,观看受教育近万人次。

  十年来,六安九中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两次荣获全国“零犯罪学校”,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安徽省首届“法律进校园示范点”、安徽省禁毒示范校等多项荣誉。(康 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