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大别山老红军雷伟和之二十七 回到金寨县果子园公社的十年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5-09 09:40:46 【字体:

  1969年8月,雷伟和被军管。这时,他的一家人四分五裂。夫人庆启秀(地直单位的科级干部)在六安城北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大儿子下放到六安县独山附近的狮子岗公社,大女儿下放在六安县木厂铺,小儿子、小女儿丢在家里由保姆带着。雷伟和起了回金寨老家的念头。

  雷伟和写了报告,要求全家下放回金寨县果子园公社,军管会很快就批准了。于是,1969年11月20日,雷伟和举家下放到金寨县果子园公社栗湾大队(今果子园乡白纸棚村,离雷伟和出生的小河村仅一山之隔)。

  果子园公社,位于金寨县西南部,皖鄂交界的大别山腹地。西连斑竹园公社(当时果子园公社属于斑竹园区);东接花石乡,与天堂镇仅一巅之隔;南面是鄂皖分水岭松子关。为什么叫“果子园”呢?一种说法,清朝时,这一带果树很多,故名;还有一种说法,一个自然村的地形像“仙盘装果”,取名“果子园”。

  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果子园一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6年秋,成立中共简家坳支部。本乡共产党员漆禹源在简家坳小学任教,并和李声武、徐俊生、漆先昂等人一起评议时政、探讨见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他的主持下,创办了佛堂、简家坳两所农民夜校,一面传授文化知识,一面向农民讲解反帝反封建及地主剥削压迫的道理,并秘密成立了“穷人会”。方子翼、漆远渥、肖选进、董洪国四位开国将军,曾是佛堂柯家湾列宁小学的学生。在土地革命时期,白果村蔡家湾设立区苏维埃政府,佛堂坳建成红军兵工厂,果子园村北坳还设立了红军医院。

  雷伟和是在这一带参加革命的,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很熟悉,感情极深。当年,雷伟和所在的红军游击队把“地头蛇”(反动民团头子田继显)撵进老母洞,这“老母洞”就在栗湾村东北边隅。

  雷伟和是独子,又是孤儿。虽然没有多少亲戚,但这里的乡亲都是他的亲人。乡亲们心情沉重,眼含泪水迎接雷伟和。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雷伟和建起6间土坯瓦房(含1间厨房)。当时,全家6口人,两个孩子下放,两个孩子上学,仅靠雷伟和每月51.5元生活费和他夫人庆启秀(时任果子园公社党委委员、妇女主任)的微薄工资维持生活。

  尽管生活艰难,雷伟和却非常乐观。他在家里忙忙家务,带带孙女,闲时看看书,听听收音机。他还在屋旁搭建猪圈,在小溪旁开辟菜园,忙得不亦乐乎。他一瘸一拐地种起蔬菜,辣椒、南瓜、西红柿等长得很好。他给西红柿搭架子的神情,像极了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清晨和傍晚,他经常一瘸一拐地在公路上散步。遇见乡亲们,他谈笑风生。

  公社革委会主任程长里在栗湾大队蹲点,吃、住都在雷伟和家里。雷伟和经常和程长里一边吃着“吊锅”,一边聊天。雷伟和还把这大别山的“吊锅”,起名叫“吊耳悠”。对雷伟和的正直坦荡、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程长里感受颇深。聊天时,雷伟和爽朗地说:“我这个人四不像:说我是干部,没有工作干;说我是农民,没有地种;说我是工人,不在工厂做工;说我是坏人,每月还拿人民的51元钱。”程长里说:“你是人民的功臣。”他连连摆手,说:“谈不上,谈不上。”

  在果子园公社栗湾大队居住期间,雷伟和满腔热情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周围多所中小学校聘任他为校外辅导员,十年作报告多场。栗湾、白棚两个大队有劣迹的青少年,在雷伟和春风化雨般的帮教下,也渐渐变好。

  1973年,金寨县果子园公社党委在牛食畈小学召开4个大队群众大会,传达关于林彪反党集团材料的中央文件,并安排雷伟和作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报告。群众听说“雷老作报告”,原计划500人参加,结果来了2000多人。雷伟和站在讲台上,指着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挂图,讲得绘声绘色,会场鸦雀无声,连孩子们都凝神倾听。

  1975年冬的一个夜晚,离栗湾不远的大沟山上陡起大火,山间几十户人家和上千亩森林面临被大火吞噬的危险。雷伟和不顾年老体残和人们劝阻,带头爬上海拔800多米山岗,指挥几百名干群奋力扑火。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搏斗,终将大火扑灭,保住了全部村庄和茂密森林。雷伟和累得气喘吁吁,突发脑血栓,瘫坐在地上,公社干部把他背起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摸着路才下了山。

  尽管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问题还没有解决,但雷伟和想方设法为金寨县果子园乡女红军战士郭云凤落实红军待遇出力。自童年始,郭云凤就跟随父亲郭福海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童子团,并先后担任中队长兼指导员、宣传股长。1931年7月,随红军南下作战,担任宣传工作。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她主要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和打游击。1938年回家探亲,与部队失去联系,一直在家务农。新中国成立后,郭云凤长期生活在农村,没有向党和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待遇。当年的老首长、老战友林维先、詹化雨、陈祥、董洪国、石裕田、雷伟和、吴继春和叶厚弟了解情况后,写信给相关部门。1978年,62岁的郭云凤终于落实了老红军待遇。有诗一首:“少年从军女儿身,天资聪颖才过人。军中生涯忘生死,叶飘雷鸣才知情。文革遇难战友寻,多处查找方有信。照顾体恤倍温暖,感激众将谢党恩。”诗中的“叶”,是指叶厚弟;“雷”是指雷伟和。

  1978年10月,经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批准,撤销1969年对雷伟和的处分,决定恢复其党籍和工资级别(行政12级)待遇。1979年1月,六安地委、行署派人接雷伟和回六安。

  搬家那天,金寨县斑竹园、果子园一带的人民群众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挥泪相送,表达出家乡人民既盼望已久又依依不舍的复杂心情。雷伟和,这位戎马一生的坚强硬汉,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他和乡亲们边走边谈,步行了很远,一再要大伙“莫送”。

  雷伟和乘坐的车转过了山嘴,乡亲们还在那里伫立凝望…… (张正耀 编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