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七门堰”缘何荣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11-17 10:49:47 【字体:

  北京时间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位于六安市舒城县的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成功入选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也是此次全省唯一入选的水利工程。

  从此,六安有了首个“世界遗产”。“七门堰”缘何荣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了七门古堰、上五荡、下十荡以及七门堰枢纽加固工程,追寻古代劳动人民的脚步,探秘造福千秋的水利奇观。

a0ad638b58494d31aefda8533927a9b9.jpg

  “2000多年前的‘海绵效应’雏形”

  七门堰,是安徽舒城县境内杭埠河中段的引水灌溉工程,是汉高祖刘邦伯兄之子羹颉侯刘信创建,距今2223年。

  舒城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的县份。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了该县山区易发山洪、岗丘地区易旱、平畈易涝的特点。正因为此,决定了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与众不同的结构形式。

  舒城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韦春生向记者介绍,七门堰灌溉渠线的规划充分利用了地形条件,沿一定等高线行进,保持适当的输水底坡,满足自流灌溉控制水位高程,合理规划布置陂、塘、垱、渠、沟,以保证最大的灌溉范围。七门堰灌溉系统建设中,充分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串联十五荡,形成输水干渠,疏浚塘、荡、沟、渠,使其串联互通。可以说,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是我国丘岗型地区“串荡连塘”蓄水灌溉系统的典范。

  “工程利用了杭埠河冲出谷口的水势,又利用了大别山余脉一直向东北延伸的自然地势,在江淮之间形成了一条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纵观舒城的水道,水自西南而东北地输送,形成一个自流灌溉系统。”韦春生介绍说,在建设灌溉系统时,古人非常注意各工程节点的总体关系,“七门三堰”和陂、塘、垱、渠、沟各项工程节点之间的有机配合,具有朴素的系统工程思想。

  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整个灌区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是生态水利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志。

  “这里有1.7万多个塘、荡,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库。”韦春生感叹道,“古人真的很有智慧,这其实就是2000多年前‘海绵效应’的雏形,实现调蓄洪峰、削减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等多重功能,具有先进的技术原理,是灌溉史上极其独特的灌溉类型。”

f6c2cee13f9742b9933e73b4f37def3b.jpg

  “两个维度的完美用水机制”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沿着一条笔直的乡间水杉小道,穿过千亩高产油菜示范片,记者来到了舒城县干汊河镇七门堰村。七门堰村所在的位置便是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的核心区域,而这个村也正是因为这项水利工程而得名。

  在七门堰村的千亩高产油菜示范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栽种油菜,种粮大户张文明告诉记者,目前每天均有20多个村民帮忙栽种油菜,想趁着近段时间的晴好天气抓紧把这块地种完。“我在七门堰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因为靠近七门堰节制闸附近,灌溉用水非常方便,旱涝保收,水稻亩产达1300多斤。”张文明说,同样一片地,自己在这个镇朝阳村承包了300多亩地,但亩产只在1000斤左右。这其中的差距,和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脱不了关系。

  “我们小时候就唱过一个顺口溜,‘有扁担靠上墙,家里断了粮。进了七门堰,等于进了养老院。’讲的就是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与当地农业丰产丰收息息相关。”七门堰村党支部书记徐修宝坦言,当地老百姓都知道七门堰对农民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我们有了七门堰的庇护,实现了旱涝保收。比如去年很多地方大旱,我们一点也没受影响,村里一口井也没打。目前,我们村已超额完成今年的秋收秋种任务。”

  “这得益于七门堰‘长藤串葡萄’式的灌溉网络体系,这是七门堰的典型特征。”在韦春生的带领下,记者穿村走户,来到柏林乡境内的七门古堰之大格荡,一眼望去,广阔的湿地,有三处渠口,分别是宋圩进水口、桃溪进水口、三沟进水口,有提水泵站,有古代渡槽,高水高灌,低水低灌,“大格荡属七门古堰灌溉水系下十荡的主要荡口,占地约60亩,保留着原有风貌,依旧发挥着部分调蓄补充用水作用,灌溉农田约3000亩。”韦春生说。

  七门堰创建了科学严谨的灌溉用水体系。上五荡用忙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七月底接堰水灌田。下十荡用闲水,每年八月初一至次年三月底,引堰水灌塘、陂、沟,蓄水灌田。此举开创性地实行了忙闲轮灌,从时、空两个维度,演化出完美的用水机制,守护着龙舒大地上的生产生活。

01de9b08faed4b46a07e598eb16d9f33.jpg

  “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

  “前段时间听说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入选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们整个村都沸腾了。”对于家门口的这项水利工程,徐修宝很是骄傲。生于斯,长于斯,自己从小就在七门堰附近玩耍,“记得1991年发大水的时候,全村老少齐上阵,大家日夜坚守在杭埠河大堤,为的就是保护堰口,保护自己的家园。”在徐修宝的眼里,七门堰就是家门口的那道堰,亦是丰收之望的那道口。

  在七门堰村七门岭下,记者看到了七门堰灌溉工程的古渠道,古人凿刻巨石而成,一笔一画依旧清晰可见,很难想象那个时代,在没有先进机械和爆破设备的情况下,这些长长的渠道是如何完成的?时光不语,只有潺潺渠水经久不衰,而如今,这里已成舒城县新的“网红打卡点”。

  “新中国成立后,舒城县大力修复七门堰工程。”舒城县水利局副局长邓文生告诉记者,该县从1952年初开始对七门堰工程进行修复、改扩建,结合地方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七门堰工程的改扩建工程一直持续到1965年,增设了大量的涵洞、渡槽、抬水坝等水利设施。1967年,七门堰被纳入杭埠河灌区体系,融入淠史杭工程之中,至今灌区有良田20余万亩。

  现如今,随着国家对于水利工程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日渐提升。近年来,舒城县不断推广、传承、抢救、保护七门堰等水利工程遗产。委托专业单位编制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加强遗产的系统保护和综合利用。七门堰水利工程遗产区现已规划建设水利博物馆等多个场馆,基本形成完整的遗产标识系统,年接待“访、学、游”超50万人次。这些措施对水利功能可持续发挥、灌区历史文化挖掘与传承、全域旅游发展、灌溉农业产品品牌提升和世界遗产相关品牌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两千多年来,七门堰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水文化遗产和众多古灌排水利设施类型,发挥了重要的灌溉、防洪、防旱作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舒城县副县长胡久松表示,作为江淮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七门堰丰富的水文化内涵,亟待进一步探索。舒城县将在传承保护中创新发展,用好这个“活着”的遗产,做好七门堰水文章,让这个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进一步造福百万龙舒儿女。(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宋金婷)

  采访札记:

  伟大的水利工程留给后世的不单单是鬼斧神工的奇景,还有泽被后世的“大智慧”,七门堰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一条有历史、有故事、有功绩的调蓄灌溉系统,是经济、科技、文化、水利等多个维度的交织点,它已经超脱了一个水利工程的承载量,具有的不仅是泽被千年的水源供给,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是挖掘研究传统灌溉科学经验和治水智慧、为现代水利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借鉴的直观范例。

  采访临近尾声,阳光普照在龙舒大地,映得青山绿水一片金黄。七门岭下,刘信的雕像高高矗立,眺望远方,目光坚毅而深沉。脚边,七门堰渠水默默流淌,仿若穿越了浩瀚的历史长河,向人们展现着水利“活化石”不尽的生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