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红色土地 双拥情深
——我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07-19 09:16:13 【字体:

  六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双拥光荣传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重要位置,坚定不移服务部队备战打仗,强力推进军人军属荣誉激励,推动新时代老区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双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把好方向,坚定扛起政治责任

  双拥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我市在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领广大军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紧紧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根本遵循,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着力构建“党委统领、政府推动、军民共建、全民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建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服务保障体系,已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119个,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从“有”到“优”,打通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神经末梢”。

  凝心铸魂,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近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双拥工作的固本工程,唱响新时代“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赞歌。

  出台《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坚持把建好红色阵地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工程,投资4.2亿元的赓续公园建成开园,建设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基地,每年近400万人次走进皖西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坚持把党政干部和青少年学生作为国防教育重点对象,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团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面对面”“点对点”宣讲红色故事。

  开通“国防教育”公交专线;连续举办“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开展红色民歌剧《大别山之恋》巡演。拍摄专题片《抗美援朝中的六安人》《红色追寻》,纪录片《八月桂花遍地开》获安徽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深化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开展悬挂光荣牌,欢送新兵入伍、迎接老兵返乡,尊崇功臣送喜报系列活动,使崇尚英雄、致敬英烈、尊崇军人的双拥共识融入城市血脉,走进百姓心间。

  支前保障,聚力服务练兵备战

  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向战为战鲜明导向,健全支前保障机制,建强支前保障网络,构建拥军支前新格局,以真招实措和“真金白银”助力强军建设。2020年以来,投入1.15亿元支持驻六部队全面建设;投入4亿元修建战备公路4条。

  聚焦部队所需、官兵所盼,市双拥成员单位每年开展“为部队办一件实事”活动,真正为官兵办实事解难题。连续两年为西藏阿里边防官兵寄送新年贺卡、新春大礼包。走访慰问抗疫一线、边海防和维和官兵家庭,帮助27名边海防官兵解决子女入学、父母就医等实际问题。

  暖心服务,主动回应官兵关切

  解决好“三后”问题是双拥工作的关键抓手。我市拿出一些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让官兵不为退役安置担心,不为家属就业分心,不为子女教育忧心,以后方无忧促前线无畏。

  2020年以来,组织329名待安置退役军人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跟班学习,搭建双向选择平台。71名军转干部100%安排到公务员岗位,4名正团职军转干部100%安排市直单位实职处级岗位,安排工作的675名退役士官100%安置到事业单位。创新推出“退役军人订单班”,60名订单班退役军人100%实现“毕业”即“就业”。

  全面落实普惠加优待,2020年以来,发放抚恤金130796万元,关爱帮扶金6769.67万元。坚持优待金城乡一体化,优待义务兵家庭3314户,发放优待金5023.44万元。高度关注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生产生活,发放生活补助金4840.46万元。聚焦解决广大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打造“局长有约”常态化约访工作机制,切实为老兵办实事、解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为契机,围绕落实新时代强国强军要求,紧贴军地改革建设实践,扎实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努力谱写六安军政军民团结新篇章。(记者 黄雪彦 实习生 孙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