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四支队光辉业绩 弘扬不朽的“铁军”精神
——纪念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东进舒城85周年
编者按:2023年5月10日,是坚持在大别山游击战争三年红旗不倒的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东进舒城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的今天,新四军第四支队高举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旗,浩浩荡荡东进舒城,其中司令部、政治部等后方机关入驻高峰乡东西港冲,由此揭开了新四军第四支队皖中敌后抗日的序幕。开辟了皖中、淮南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第四支队历时13个月,创造了对敌作战次数、歼敌人数、队伍扩容等在当时新四军4个支队中都是最多的,成为唯一背靠大别山的一支抗日劲旅。
新四军第四支队将士们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与伟大的建党精神、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是激励老区六安人民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5月10日是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东进舒城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的今天,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政治部等后方机关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浩浩荡荡东进舒城县入驻高峰乡东西港冲,由此掀开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西、皖中敌后抗日的战略序幕。
1938年2月中旬,红28军军长高敬亭从湖北汉口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后,遵照会议指示,返回湖北七里坪,将红28军和鄂豫边区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为司令员,林维先为参谋长,肖望东为政治部主任。该支队下辖7、8、9三个团和一个手枪团、一个直属队,共3100余人。
红28军率先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东进抗日入驻舒城的主要经过
1938年3月8日,第四支队在七里坪召开声势浩大的东进抗日誓师大会。会后,分兵两路:7团、9团和手枪团先后从七里坪出发,经河南经扶(今新县)、商城东进;8团从河南信阳出发,经黄川、商城东进。全支队于3月下旬会师于今金寨县流波疃。接着,7、8、9三个团继续东进,3月底进驻舒城县干汊河镇,4月初进入庐江县金牛镇和盛家桥。
经中共中央长江局批准,高敬亭在金寨县双河养病一个多月,于3月率手枪团和后方机关东进抵达舒城,指挥机关原驻龙河口的乌沙。约20天后,高敬亭对附近的高峰乡东西港冲进行实地考察,认为:这里,属大别山东麓余脉,岗峦起伏,地势险要,交通方便,物产丰富。这里,东扼交通干线安合公路,西连崇山峻岭的大别山,南濒安庆,北望合肥,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党组织建立早,群众基础好,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研究后,于5月上旬,高敬亭率部进驻于高峰乡东西港冲,其中:
司令部驻西港冲钝斧庵;
政治部驻东港冲韦家大屋;
参谋处驻东港冲小四湾;
手枪团驻司令部附近的西港冲华家湾。
另外:
经理部、交通队、特务连、通讯连、学兵连、司号连等,均驻东西港冲;
卫生部驻东港冲不远的程河道;
军医处及总医院驻西港冲黄家老庄和黄家祠堂;
被服厂驻西港冲华家四房和老湾;
修械所驻西港冲华家四房和东港冲毛竹园。
——至此,第四支队在舒城建立起了抗日民主根据地。高敬亭坐镇西港冲钝斧庵指挥全支队,在皖中开展抗日游击战。鄂豫皖边区红军游击队胜利完成了由土地革命向全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四支队进驻舒城后
取得了皖中敌后抗日的辉煌功绩
1937年11月下旬,日军分三路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8年5月10日下午2时,3架日军飞机从东南方向闯入舒城县城,低空盘旋飞行,对准主要街道投下了数十颗炸弹,烧毁房屋1000多间,死伤160多人。6月8日,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由合肥方向入侵舒城县城,杀死未逃走的居民300多人和国民党杨森部队留在城内近100名伤员。舒城县政府被迫迁至西南山区中梅河镇(今万佛湖进水闸附近水下)。侵占舒城的日军为控制交通要道安合公路,实行残酷的烧、杀、抢“三光”政策。在桃溪镇周围的刁庄、韩庄、宋庄、石庄等地,残害无辜百姓40多人,强行侮辱妇女20多人,烧毁民房近千间,抢掠百姓财物不计其数,掳走牲畜数百头、家禽数千只。驻南港镇的日军,窜到东沙埂,烧毁了街上全部房屋;窜到白马垱,烧毁20多个村庄,200多名百姓被打死和逼到杭埠河淹死。
南京、合肥、舒城、安庆、桐城、霍山、六安相继沦陷。面对日军给皖中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犯下的滔天罪行,高敬亭命令已进入巢县、无为、庐江地区的7、8、9三个团迅疾撤回舒城:7团驻晓天镇及中梅河镇附近,8团驻西汤池镇,9团驻河棚、新开岭、廖家冲一带。随即,高敬亭紧急召开全支队军事、政治干部会议,认真分析抗日斗争形势,认为:日军西侵,国军西撤,我军在皖中一带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非常必要。这一地区多属大别山东麓,地理位置好,党的基础好,群众觉悟高,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与新四军军部、李先念、彭雪枫部和江北游击纵队连成一片,是我军赖以斗争和生存的好地方。又认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必须有群众的衷心拥护、有地方党组织的大力支持、有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部队也要从头做起,从每件事、每个干部战士做起,使军队和地方共同构筑根据地的钢铁长城。最后,高敬亭指示全支队将士:“你们要打一个歼灭战,粉碎‘皇军不败’的神话,让日军尝尝中国人民的铁拳。日本兵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怪物,而是人。我们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会后,高敬亭立即调整军事部署,创建以舒城为中心的皖中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第四支队在舒城、桐城、六安、合肥、庐江、巢县、无为等地,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打压日军的嚣张气焰。
一是在巢县蒋家河口打响了新四军华中抗战第一枪。1938年5月11日下午到12日上午,9团团长高志荣和参谋长唐少田带领2营经过秘密侦探,利用复杂地形,策划伏击日军,对巢城方向来犯的下汽艇上河岸、趾高气昂的二十几个日军,在我伏击部队猛烈开火中,20分钟左右将其全部击毙,缴枪10余支,我军无一伤亡。这次战斗虽然声势不大,但它是新四军抗日第一仗,拉开了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序幕,有“旗开得胜”的好兆头,在新四军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蒋家河口战斗的胜利,各地纷纷向新四军致电祝贺:驻武汉的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刊出专讯;蒋介石也致电新四军首领叶挺、项英,给予嘉奖!
二是在公路沿线伏击战重创了日军的辎重部队。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春到1939年夏,共进行了90多次对日战斗,其中阻击300-500辆车以上的车队就有10多次,毙伤日军23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400多把、军马20多匹,击毁日军汽车156辆、汽艇2艘,使日军遭到了沉痛打击,开创了皖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其中战果辉煌的有:安合路桐城段的棋盘岭两次伏击战,舒城至六安公路段的椿树岗伏击战,安庆西北公路段的铁铺岭袭击战,离合肥不远的三十岗战斗,离桐城不远的范家岗战斗,离舒城不远的花子岗战斗等。
三是纪律严明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大家从今天参观的西港冲钝斧庵纪念馆的一个专栏就可看到:第四支队纪律严明,司令员高敬亭以身作则,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群众利益,不调戏妇女,借用东西守信,损坏东西照价赔偿,买卖公平,态度和蔼。平时帮助住户挑水、扫地、推磨,农忙时参加生产,尤其是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孤寡人群。群众到第四支队卫生所看病不要钱,医生对于当地的重病人还上门就诊。
四是充分发挥支队和战地服务团宣传影响群众的作用。第四支队进驻一个地方,高敬亭等支队领导干部,都及时召开群众大会,大讲特讲抗战形势,揭发日军滔天罪行,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群众起来抗战。第四支队战地服务团的人,大都是平津各战区的流亡学生和湖北、安徽等5省来的知识青年,政治素质和文化基础较好,走到哪里宣传抗日形势到哪里、教唱抗日歌曲到哪里、组建抗日组织到哪里。一时间,根据地抗日气氛热火朝天,农民、妇女、青年、工人、商贩等抗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服务团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100余人发展到200多人,其中舒城县就有50多名教师、学生、工人参加了服务团。
五是军政团结积极支持地方党组织发展。第四支队初驻东西港冲时,舒城还没有成立县委,只有中共舒城特别支部。这个特别支部建立在南港东沙埂抗日游击大队内,书记鲍有荪(女),每次跋山涉水步行七八十里,到东港冲韦家大屋向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戴季英汇报工作。高敬亭等支队领导都非常热情,在百忙中抽空认真听取汇报,共商在抗战中如何发展党员、党组织,如何带领群众抗日等大事。到1938年4月和8月,上级党组织相继将舒城特别支部改为中共舒城工委、中共舒城县委,书记鲍有荪。从此,全县党组织在已建立的东沙埂、秦家桥、晓天、中梅河4个区委外,又建立了曹家河、干汊河、西汤池等7个区委和中心区委;党员发展到2000余人。为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以适应斗争需要,在第四支队的帮助下,县委于1938年底至1939年初,还在这里举办了4期党员训练班,进行思想和组织整顿。
六是极力帮助组建地方抗日武装。第四支队坚定贯彻执行董必武关于“组织工人、贫雇农搞武装”的指示,帮助舒城县委以各种形式建立的抗日游击组织相继出现。在组建前后,第四支队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帮助组建、培训,传授军事、政治工作知识。这时,全县及其边界地区共建立10支抗日游击大队或游击队,发展游击队员3258人、筹集各种枪支1926把,活动于舒、六、合三县边区,紧密配合第四支队,与日军作战。对这些游击大队和游击队,第四支队与他们都保持经常联系,在政治上、军事上、装备上都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并利用这种密切的关系,还先后两次对第四支队进行了扩编,统编皖中各县党组织领导发展的游击队,吸收各地积极要求抗日参军的青年组建新兵营,相继组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北流亡抗日挺进纵队、第四支队游击纵队、淮南抗日游击纵队。
七是积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抗敌。第四支队注重最大限度调动一切抗日积极因素,其中涉及到舒城的是:高敬亭应国民党进步县长陶若存的请求,派出手枪团:围歼天龙庵持枪的股匪300多人,并活捉了匪首罗大纲;围歼东乡的持枪土匪100余人,平息了东乡匪患,等等。由于高敬亭与陶若存关系密切,因而县委派往国民县政府工作的秘密党员李竹平、石竹与陶若存亦建立了深厚友谊。陶若存很尊重李竹平、石竹的意见,在全县4个区中,有3个区长安排是共产党员,半数乡镇长是共产党员。高敬亭在做好县长陶若存统战工作同时,还广泛地团结地方绅士、地主、道会门分子,教育他们认清抗战前途,激发他们抗日热情,为抗日救国出力。如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组建抗日游击队,有的加入了中共党组织。
1939年6月4日,高敬亭率第四支队后方机关和教导大队到达皖东青龙厂。第四支队从1938年3月进驻舒城到1939年6月东进皖东,前后15个月时间,队伍从3100余人发展到11000多人。其中舒城除2个游击大队、4个游击中队1000多人编入第四支队外,还有1000多名青年参加了第四支队。这支坚强的队伍在皖中大地开展敌后游击战,大大地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钳制日军南进的疯狂行动,在宣传发动群众、支持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武装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四军第四支队给我们留下了
加快革命老区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四支队的革命精神与伟大的建党精神一脉相承。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第四支队的革命精神就是不朽的“铁军”精神。即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
第四支队的革命精神就是英雄的大别山精神。即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
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作为革命根据地的后人,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历史和新四军历史学习好、研究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和铁军精神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
缅怀先辈的最好方式是传承精神,纪念历史的最好方式是创造历史。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三个务必”,做到“两个维护”,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革命老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