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六安霍山:红色小镇漫水河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12-18 15:14:02 【字体:

  红军故里、百合之乡漫水河镇,是一个地处大别山腹地、霍山西南边陲的深山古镇,距县城58公里。这里是红军故里,曾是史上著名是的“西镇暴动”的策源地;这里文化源远流长,曾是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的第二故乡;这里物产富饶,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百合集散地和皖鄂大别山区两省四县的药材市场;这里景色秀丽,有着大别山“天然氧吧”之美誉。厚重的历史积淀,深邃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深山古镇平添了典雅而又洒脱的神韵之美。

  滔滔漫水话古今

  在漫漫岁月长河里,漫水河,这个名字独具传奇色彩。早在西汉准南王刘安谋反,被以政节刘彻平定时,王妃苏氏无处栖身,便带一行随从逃至刘安的胞弟,衡山王刘赐处避难。但因朝廷的追兵逼近,不敢停留,只好向西部深山逃跑,从霍山城关向西,留下了黑石(待)波、落儿岭、洗儿塘、鹿吐石铺、太子庙、倒靸冲、歇马台等地名,翻过崇山峻岭100多华里,在连过两条河到达一个岭头,。当她回头看日,只见其中一条风平浪静,清澈见底;而另一河条河顷刻间洪水涛涛,浑浊的河水直漫两岸,挡住了追兵的去路。王妃苏氏一行见此状,心想:“此乃天助我也!”后来人们将此处水清的这条河叫“清水河”:水冲而漫滩的另一条河,称“漫水河”,她站的岭头叫回头岭,漫水河镇也由此而得名。

  清朝咸丰以后,全县分东南西北四乡,漫水河是西乡的主要治所之一。民国时,国民党为加强对西部山区的统治,于1926年下半年设西镇事务所,并配有地方武装。1929年11月29日,“西镇暴动”胜利,第二天建立工农政权—西镇革命委员会。1930年4月,县首届苏维埃成立,辖7个区,五区漫水河,六区西镇,辖原漫水河、燕子河(今属金寨县)大部分区域。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设7乡时,这里是漫良乡治所。1949年10月新中国初建时,全县设五个区,五区为漫水河区。1958年,为漫水河大公社所在地,1962年恢复漫水河区,1969年撤区,漫水河公社为全县24个公社之一,1972年恢复漫水河区直至1992年撤区并乡,漫水河镇一直是区委、区公所所在地。2003年乡镇区划调整确定为现建制。

  漫水河历史悠久,也是皖西文化的一座高地。这里地处吴楚,岭分江淮,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这里特殊的文化,因西镇而得名的西山文化在皖鄂大别山周围地区影响深远。

  自古以来,漫水河人才辈出。魏晋南北朝时,漫水河何氏一门出了十多位正副丞相,三位皇后,四位驸马;明万历四十年中举的张鹿鸣,曾任山东青城县训导,仪征县教谕、广东遂溪县知县。南庄人何才价,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光绪元年任榆次知县,六年任繁峙知县,十年主修《繁峙县志》。其子何国祐,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1912年当选县议会议长,曾主纂《霍山县志》。

  次子何国鞮,曾先后任南、山东黄河区域候补道台。以治河有功累进至花翎二品衔、诜授—品荣禄大夫致仕。漫水河村人李青肇,清末附生,著术颇丰,尤精医学,光绪《霍山县志》各图出自其手。

  漫水河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晚清安徽四大教案之首的张正金教案,得到了漫水河百姓的有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清朝末年,一些有识之士出外求学,先后在不同地方参加了辛亥革命和反军阀祸皖的斗争。20世纪20年代,一些讲步人士在燕子河、歇马台、板仓等地以教书为掩护,宣传十月革命和共产党的主张,建立党组织,发动和武装群众。在中共六安中心县委的领导和工农红军三十二师的支援下,于1929年11月19日举行了著名的西镇暴动。1930年1月,中共六安县委机关迁到闻家店,西镇遂为红色中心。同月,西镇游击队改编为安徽红军第二游击纵队,不久整建制编入皖西第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西镇游击队为一O七团主力。刘时佑、何国耀、何云旺、何治黄、何治余、何治超、陈法益、徐育三等早期参加革命并参加西镇暴动,后来为革命牺牲。徐育三是西镇暴动总指挥,后任红三十三师一〇七团团长;刘时佑为霍山首届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共霍山县委二、三届委员、常委、宣传部长。他们都曾为皖西红色根据地的创立做出过重大贡献。

  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漫水河人民不畏强暴,前仆后继,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鲜血和生命。为纪念先烈,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西镇暴动纪念馆,并对“西镇革命委员会”旧址进行了修缮,现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念馆和旧址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亮点。近年来,西镇暴动纪念馆已经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批次,受教育人数达5万余人次。今年7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漫水河开展了二重走皮旅中原突围战线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百合花开香寰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漫水河镇实施了 “政府服务,科学引导,以村示范,整体推进”的百合扶贫战略,百合生产发展迅猛。2004年,该镇成立了“百合产业协会”。2005年7月,由霍山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漫水河百合上海推介会暨直销中心揭牌仪式”,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市场举行,进一步打开了漫水河百合的销路。1998年“漫水河”牌百合获得商标注册。2005 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2011 年漫水河百合经国家质监总局批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上海市蔬菜集团将漫水河百合基地确定为供沪“优质蔬菜基地”并挂牌,漫水河百合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绿色蔬菜供应产品。中央电视台7套《科技苑》栏目于2010年11月29- -30 日黄金时段以《变脸的百合》为题,对漫水河百合进行了专题报道。以“色白、个圆、肉厚、质优"而著称的漫水河百合畅销上海、武汉、苏州等大中城市,并成功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漫水河百合干漂洋过海,供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随着百合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方农民增收致富。该镇已发展百合5万余亩,年产量约5万吨,创产值达10亿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逐年攀升,全镇年百合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00余户。本镇农民到县内其他乡镇,英山、金寨、裕安、罗田等地租田兴种百合的达百余人。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漫水河镇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百合种苗繁育、产品研发加工、市场营销、质量监督检测四大体系建设,努力把漫水河镇打造成为中国“白合之乡”、中国百合交易集散中心。

  特色资源富山民

  漫水河镇由于地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北麓,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许多珍贵的珍稀药材。新中国成立后,野生石斛、野生天麻、野生茯苓、麝香、甲板龟等采集、收购外销,产量虽少但却盛名在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为保护野生资源,政府提倡发展种植木本、草本药材,产量稳步上升,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公社、大队都有药材场,药材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大宗药材品种达20余种。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医药公司老职工郑德昌及其徒弟万光发等先后将茯苓、天麻等生产由肉引改为菌种生产,极大地提高了产量。仅天麻年产量达300余吨,药都亳州的一些商号有的派人一住几个月,有的常年住在漫水河收购中药材,因此漫水河镇多年来已形成中药材市场,成为岳西、英山、金寨、霍山两省四县的中药材集散地。地道的大别山中药材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药材市场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

  漫水河镇地貌多样,山地河谷落差大,境内峰峦叠翠,山场辽阔,资源丰富,仅松、杉、漆、杨、槐等20多个品种的林木积量就达150多万立方米。该镇近几年加强有机茶、蚕桑、毛竹等几大基地建设,使茶、桑、竹、药以及食用菌五项大宗农特产品成为继百合之后又一支柱产业群。

  漫水河镇地势西高东低,水能资源蕴藏量大。已建小水电站11座,总装机6.8万千瓦。其中坐落在该镇境内的郑家湾电站,装机2.8万千瓦,正在兴建的将军石电站,装机2230千瓦。

  此外,漫水河特产一一漫水河小河鱼、漫水河泡菜、漫水河黑毛猪、大别山黄牛肉,也别具风味,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远近闻名的抢手山货。

  敢立潮头唱大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漫水河镇把倾力服务“三农”当做大事、实事来办,通过大力实施“生态立镇、特色富镇、工贸强镇、旅游兴镇、文明育镇”五大工程,全面加快了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该镇着力加强平安漫水河建设,连续5年荣获“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并获得“平安杯”荣誉称号;着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以百合为龙头的特色产业有序发展,2019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555元,农村居民存款达2.8亿元: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省道318线拓宽改造建设过程中,紧抓机遇,掀起集镇建设高潮,先后对中心集镇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改造,拓宽改造老集镇。进一步拓展了集镇发展空白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组织实施了道土冲、安家河两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城乡面貌大大改现。大力实施村通工程,相继修通了172条299多公里村级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城乡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这里教育文化事业兴盛。该镇现有初中1所,小学20所,公办幼儿园2所。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漫水河初中,建校初期仅几十间平房,几个班,学生不到200人,现建有楼房4栋,有十几个班,学生近千人,已成为在全县具有一定影响的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全镇现有中心医院1所、卫生所2所、村级卫生室11所。在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中,该镇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群众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这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今年12月13日,2020年首届长三角全民登山大会暨“迎驾杯”大别山茶马古道徒步越野挑战赛在漫水河镇如期举行。成立于2009年9月的“霍山县西山农民文化艺术协会”会员遍布漫水河、上土市、太平畈、太阳四个乡镇,共有会员210余人,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2岁。该会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近百场次,其中“风情大别山”民俗表演分别亮相央视和安徽卫视,为丰富老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劳作之余,山里群众常以玩龙灯、跑旱船、唱花鼓、对山歌、演小戏、说大鼓、舞狮子等形式,释放心中的喜悦,憧憬美好的未来。

  清河漫水变通途,物换星移似画图。红旅道通云汉外,人民幸福胜封侯。勤劳智慧的老区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万众一心,阔步向前,努力把古镇漫水河建设得更加美好。(文/图 刘 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