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民主看得见摸得着——六安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首场活动侧记
初冬的六安,天朗气清。中央森林公园内,新落成的六安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正悄然成为观察基层民主实践的鲜活窗口。11月11日,这里同时举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接待代表日、立法集中修改论证会暨市六届人大法制委员会会议、人大代表法律讲堂等多场活动,生动诠释了“民主”二字如何从理念融入日常。
步入实践中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浓厚气息扑面而来。随着专题宣传片《民主的脉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六安答卷”》的播放,人大代表扎根基层履职的动人故事、“开门立法”的严谨流程、依法监督的有力举措、汇聚民智的鲜活案例一一呈现,描绘出六安将民主理念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画卷。参观者们驻足观看,时而低声交流——在这里,民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真切体验。
沿通道缓步前行,一条“时光长廊”清晰勾勒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脉络。从探索萌芽到制度确立,再到新时代的不断完善,这幅历史画卷无声诠释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深刻内涵。
实践中心一楼的法律讲堂内,一场围绕“依法决策,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宣讲正在举行。市司法局工作人员深入阐释如何将民主理念融入行政决策与规范性文件制定全过程,推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风险评估落到实处。宣讲内容贴近实际、指导性强,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这次宣讲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也提升了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市工信局综合法规科四级主任科员熊娟表示,“今后将更注重依法决策,为基层民主建设贡献力量。”这堂课,正是民主与法治在基层同频共振的缩影。
二楼代表履职核心区,民主正焕发着现实活力。一场关于《六安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条例的立法论证会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字斟句酌,围绕草案条款展开务实讨论。“制定这部条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效的解纷渠道。”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杜继军表示,“我们要确保每一条法规都行得通、真管用、有特色。”这场讨论,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具体实践。
隔壁活动室内,民主正以另一种形式真切回应着民声。“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接待代表日”聚焦“医养结合”这一民生课题展开深入交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养结合成为了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来自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苏克如结合自身从建筑业转型养老产业的经历直言,“希望政府能给予支持,推出养老医护险,让六安的老人们能够更幸福健康地养老。”
市人大代表、金安区白鹭洲办事处白鹭洲社区主要负责人许娟则从基层视角呼吁加强居家养老的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和人才培养,“居家养老不只是一个口号,还需要人才方面的扶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现场倾听、逐一回应,这种“面对面沟通、实打实解决”的方式,让代表履职有支撑、群众诉求有回音。
走出活动室,代表沙龙区域清风拂面,阳光正好。这里为代表们提供了更轻松的交流平台,让“议事”不再局限于会议桌前,让民意在清风中传递,让思路在阳光下碰撞。民主,因贴近而更具温度。
活动开展常态长效,民主实践步履不停。这座实践中心,既是履职平台、民意窗口,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基层的“前沿阵地”。从立法论证到代表接待,从法律宣讲到民主议事,全链条的民主实践以其真实、有效、温暖的姿态,持续书写着属于六安的“民主答卷”。(本报记者 黄雪彦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