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两只鹅”闯世界
——六安鹅产业持续拓展海外“朋友圈”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16 10:45:07 【字体:

   “我们的原材料不仅有本地的皖西白鹅羽毛,还有从国外进口的火鸡毛、鸵鸟毛等,制成羽毛球及工艺品后,卖向全国乃至全球。”近日,在裕安区固镇镇的六安市奥安康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仰彬指着场地上晾晒的羽毛笑着说:“如今我们是‘买全球,卖全球’。”

  在羽毛球生产线上,分拣、剪毛、上胶等工序高度智能化,短短的3秒,就有一个羽毛球下线。一片片皖西白鹅羽毛,从这里变身赛场上的“运动精灵”。而在工艺品生产线上,经过工人们的巧手,羽毛“精灵”则幻化成了羽毛面具、羽毛翅膀、大摆羽毛裙、羽毛扇……鲜艳的颜色、奔放的造型、时髦的款式,深受国外消费者青睐。

  “我们扎根这里,看中的是皖西白鹅原产地优势。”唐仰彬坦言,企业一方面将鹅毛制成品质上乘的羽毛球,致力于为体育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提供国际级产品;另一方面,则发挥创意,将鹅毛、鸭毛甚至进口的火鸡毛等精心制作成工艺品,凭借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闯进了欧美大市场。

  六安地处江淮之间,水域丰富、生态优良,与羽毛的缘分源远流长。皖西白鹅,以其羽片大、毛色洁白、绒朵蓬松而闻名,尤其是其翎羽,坚挺而有弹性,是制作高端羽毛球的上好原料。这份“天生丽质”,是六安羽毛产业最坚实的底气。

  在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走进安徽北海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忙碌景象的背后透着“高端范”。作为一家有着4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这里主打高规格羽绒成品,不仅供给国内知名品牌,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今年上半年,我们外销羽绒已达80吨,产值达300万美元,下半年预计能超过预期目标。”业务经理鲍远珊信心满满。

  这份信心,离不开六安海关的精准服务——推广应用检验证书“云签发”模式,让企业不出门即可自助打印,有效降低了现场领证的时间、经济成本,切实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有了海关部门的护航,我们抢占市场更有底气了。”鲍远珊表示,企业将深耕国内国际市场,把高端羽绒的“六安名片”擦得更亮。

  作为全国闻名的“白鹅之乡”和“羽绒之都”,今年1至9月份,六安市羽绒羽毛及其制品出口货值达5.2亿元,同比增长29.5%。这串亮眼数据的背后,既有企业深耕品质和市场的韧劲,更有海关、商务、税务、金融、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贴身护航”。

  在安徽明牛羽绒有限公司,工人们忙碌不停,裁剪、制版、缝制、充绒……一件件羽绒服经过严格检验后装箱,即将发往欧盟、东南亚等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做出口开始,我们见证了六安羽绒一步步走向全球。”业务经理蔡飞表示,如今原产地证书实现“线上申报、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几分钟就能办妥,再加上及时享受关税优惠,产品在国际市场更有价格优势,即便外贸形势复杂,出口依然稳步向好。

  为助力皖西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安海关依托“合畅2025”“关长送政策上门”等系列活动,深入企业现场答疑,推行AEO认证培育计划,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等级,享受更多通关便利,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持续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在六安,不仅皖西白鹅声名远扬,朗德鹅也成功走出了国门。专注鹅产业20年,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的鹅肝产品火爆全网。清酒鹅肝、红酒鹅肝、法式原切鹅肝、樱桃鹅肝、鹅肝酱……深受市场喜爱,远销国内外,产值逐年攀升。

  如今,从养殖、加工到外贸,我市朗德鹅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每年生产的鹅肥肝在5000吨以上,高峰时鹅肝的年出口量达到500吨。从“土特产”升级为“洋特产”,全球市场上约三分之一的法式鹅肝来自霍邱县。

  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以鹅肝产品引领“食尚”,正是我市朗德鹅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10月13日,产业发展再迎利好——法国奥尔维亚育种集团公司负责人来到霍邱县,与安徽鸿鹄朗德鹅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朗德鹅引种协议。此次“牵手”深化了国际协作,筑牢了种源根基,推动本地朗德鹅种源品质优化,助力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为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鹅肝、羽绒、羽毛,从家门口到全球市场,六安鹅产业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成为政企携手的生动写照。从农户的鹅舍,到智能化车间,再到繁忙的港口,一片片鹅肝、一根根羽毛、一朵朵羽绒,不再是简单的原料,而是承载着六安地域特色、产业智慧和开放精神的载体。在多部门护航和企业拼搏下,“两只鹅”踏上全球之旅,讲述着皖西大地上鲜活的产业故事。(本网记者 储著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