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长雨乍晴,皖西秋粮如何颗粒归仓?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10 08:28:43 【字体:

      进入9月份以来,我市多地遭遇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灌浆、农机抢收及粮食收储带来多重考验,农作物收成如何?能否颗粒归仓?十一前后,记者深入我市霍邱县、叶集区等地进行实地探访。

  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连日来,我市各地水稻陆续成熟。但受近期频繁阴雨天气影响,记者在走访时发现,部分地势低洼的地块出现土壤湿黏、田间积水等现象,给收割机作业增加了不少难度。

  “田块积水,收割机前几天不敢下田,一直在等待合适的天气开展作业。”近日雨过天晴,霍邱县长集镇大墩村兴禾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趁着晴好天气及时抢收,抢收后的粮食第一时间送到自家烘干房。

  “稻谷进入烘干房,心里一下子就安稳了!”兴禾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林告诉记者,这一阵子,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担心水稻倒伏霉变。幸好十一期间天气放晴,于是赶紧抢收粮食,目前农场秋粮收割进度过半,杨林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秋粮抢收,农机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趁着难得的晴好天气,十一期间,在霍邱、叶集等地的田间地头,多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金黄的稻穗被卷入机器,经过脱粒、清选后,快速运往附近的烘干房。

  “早些年要是遇到连绵阴雨,稻谷收了没处晒,只能眼睁睁看着发芽霉变;现在村里的烘干厂24小时运转,稻谷刚出田间就能送进烘干厂!”10月3日,叶集区洪集镇大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德银语气里满是欣慰。周德银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种植中熟稻近600亩,目前已经收割近一半。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当地农业大户一有收割的稻谷便集中运送到洪达农业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烘干中心,运粮车驶入过磅区自动称重的同时,安装在顶部的采样装置精准采集谷样,技术人员则通过仪器快速分析含水量、杂质含量等指标,实现了全程无人化作业。“今年我们的粮食储存量大概在25000吨,收购之后我们立马烘干储存起来,每天收购量900吨左右。”六安市洪达农业综合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孝龙说,烘干的粮食可以有效除杂,稻粒更均匀。

  “针对持续阴雨天气,我市组建了59支应急抢收服务队分赴各地,抢晴天、战阴天、争雨隙,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加快推进收割进度,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秋粮保收稳产的背后,离不开农机部门的未雨绸缪。市农机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涂胜求告诉记者,今年收获季来临前半个月,我市农机人员提前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田块开沟排水工作,针对倒伏作物收割的操作技能开展专项培训,指导农机手根据水稻品种、植株高度、密度及倒伏具体情况,科学调整机具,采取逆向收割、降低割台、减小幅宽等针对性措施,提高作业质量,减少倒伏田块机收损失。

  “我们今年刚刚试种珠两优1466,没想到赶上了特殊天气,心里别提多着急了,好在农技和农机人员实时指导,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洪集镇琼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圆俊今年通过流转土地种植1900亩优质稻品种,从起初的担忧焦虑到及时开展科学抢收,感觉自己打了一场硬仗。趁着这两天天气晴好,他赶忙组织收割机进行抢收,目前已经收割过半,10月底前可全面完成收割。

  “阴雨天气让稻谷含水率增高约30%,不过我们抢收后第一时间送到烘干房,杜绝了霉变风险。”张圆俊说。

  记者了解到,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统筹协调全市粮食烘干、收购企业信息,通过动态调度烘干产能、优化粮食收储流程,确保收割、烘干、存储无缝衔接,避免湿粮积压。

  “我们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公布全市粮食烘干中心(点)联系信息,方便有需要的农户提前联系,就近选择烘干点,防止粮食收获后霉变。”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抢收抢烘的同时,我市各地还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清沟理渠,排涝降渍,为农机作业提供有利条件,已收田块需及时腾茬整地,加快油菜、小麦播种进度,力争一播保全苗。

  截至10月8日,全市水稻收割进度达51.73%,进度和往年持平。已收获玉米25.68万亩、进度63.34%;已收获大豆13.76万亩、进度65.43%。(本网记者 谢菊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