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大力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创新升级汇聚奋进之力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04-19 08:42:18 【字体:

c9eef65910384aa1a6cc249997fd4f7f.jpg

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财管道生产线。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岳阳 摄

  在年初商务部公布的2022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三十而“砺”的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217家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第102位,较上年度前进了36位,处中部地区第33位,前进了7位。这已是该区连续第3年在“国考”中实现排名跃升。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自带“敢闯敢拼”的基因。在转型升级中提升质效,在创新驱动中转换动能,在优化环境中激发活力。近年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书写着创新升级的动人乐章。

  开发区创新升级是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三位一体”决定性工程的决定性因素,抓住开发区创新升级就抓住了决定性工程的“牛鼻子”。近年来,我市把开发区创新升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三融合三为主”的总体发展思路,一以贯之实施总量倍增、转型升级、固本强基、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五大行动”,持续推动全市开发区发展提质升效。全市开发区汇聚起奋进的磅礴力量,让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链”上发力,产业集聚“积厚成势”

  2022年10月底,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达亚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总投资约60亿元的项目正式落地园区。

  这些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行业龙头企业项目的入驻,对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昭示着园区已驶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赛道。毫无疑问,这对于园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加快高质量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时间前移至2022年6月10日,这一天,市委、市政府与蔚来签订战略协议,决定共同合作将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合肥蔚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基地。乘着这一东风,该区围绕项目供应链做“文章”,在招大引强上全面发力、在项目建设上提速提效。“目前,基地建设已具雏形,部分项目计划在上半年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0亿元。”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基地,是我市“链”上发力,推进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加强科学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各开发区围绕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做强主导产业骨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产业链生态圈。

  路径明确,行动铿锵。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开发区、六安高新区以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引领,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首位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叶集开发区聚焦板材家居首位产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打造中部地区智能家居制造基地、皖西化工新材料基地;霍邱、金寨、霍山、舒城等县域开发区围绕铁基新材料、中医药大健康、大别山生态食品、电子信息(光电显示)、预制食品打造5大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推进开发区产业集聚,离不开开放合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上海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重大机遇,我市正在加快六松产业园建设,推动上海企业与六安资源、上海研发与六安制造、上海市场与六安产品、上海总部与六安基地精准对接;开展叶集化工园区合作,以品牌输出、委托管理、股权投资等方式,主动嵌入上海精细化工产业链供应链;推进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建设,支持探索“合肥研发、霍邱中试孵化”合作模式;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园区、产业、科技、市场深度链接合肥。

  用“新”赋能,转型升级“渐入佳境”

  自主规划合理的行车路线,自行调节车速,完成转弯、识别避让障碍物……由六安智梭无人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CONE是全国首台套量产下线的L4级车规级无人物流车,续航里程超过150公里,可满足物流配送、便利零售、巡游作业等多种需求,大幅提高运营效率和节省人力成本。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安徽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承载“创新”使命,围绕电厂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开辟了从“固废”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绿色装配式建筑建材”的有机结合,陆续拓展了“预制桥梁交通产业化”“AAC板材智能制造”等业务,并推出近零能耗装配式绿色集成房屋产品。

  “L4级车规级无人智能物流车智造”“开辟了从‘固废’到‘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走进六安高新区,创新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园区紧扣“创新升级”主抓手,全面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跑出了创新创造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开发区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科技要素与创新要素的集聚,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全市重要创新策源地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高地。

  一方面,积极推动开发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建设双创平台,建设类型多样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另一方面,铆足劲为企业创新铺路,建设完善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开发区开展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创新强劲赋能下,区内企业迈入提质增效新天地。2022年,长江精工、中财管道年产值率先突破30亿元大关,成为全市制造业的示范企业;永成电子、辰宇机械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森湶谷药业作为全市唯一一家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公开竞争类项目立项企业。

  改革为“要”,发展热土“活力四射”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既是破解开发区发展制约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着力破解制约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突出症结,激活开发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在今年4月初召开的全市开发区创新升级大会上,市委书记叶露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开发区发展模式创新,建设权责清晰、规范高效的现代开发区管理制度,不断开创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直面问题,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正在全市各开发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金寨开发区过去承担着七个村(社区)社会民生、基层治理等社会管理职能。改革后,七个村(社区)整体划转至梅山镇,社会管理职能同步划转,进一步强化了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在金安区委统筹下,金安开发区专司招商、建设、安商等“主责主业”,属地三十铺镇承担村社管理、征地拆迁、文明创建等社会事务工作,同时,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重大任务推进上,建立起协调配合、定期会商、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

  人的问题是开发区改革的核心。霍山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用考核机制激发“实干”。年初统一“发卷”、年中实时“监测”、年末集中“阅卷”,并把考核结果与开发区的动态管理、班子调整、干部使用、绩效工资等挂钩,奖励先进、激励后进。在干部交流使用上,金安开发区深化用人激励,建立园镇干部轮岗制度,全区优秀干部向开发区聚焦,开发区干部优先提拔使用,近两年来共36名开发区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一切改革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用改革优化服务,用优质服务擦亮营商环境,全市各开发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例如,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业项目“交地即发证”“验收即拿证”“拿地即开工”模式。金寨开发区创新实施“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发区归口收集摸排企业反映问题,需要县直部门审批、核准和配合的,发出“哨件”,由县直部门限期办理,并及时督查调度、办结反馈,形成工作闭环,工作效能明显提升。金安开发区实行“周六会商”项目调度机制,单周商要素、双周看现场,把现场当考场、把工地当阵地,盯项目速度、抓项目投产,促项目达产。8个月,格恩半导体从签约到投产;6个月,重庆至信完成投产,不断刷新“金安速度”。(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