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起太湖之滨 温暖淮河之畔——无锡一家爱心助学团8年资助霍邱51位贫困学子
“敬爱的蔡叔叔,感谢您这么多年的无私资助。您的善举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支持,更给了我精神上的鼓舞。”这是家住霍邱县临淮岗镇目前就读在池州学院的大三学生小汪,写给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爱心人士蔡明的信。
一封字迹工整的感谢信,背后是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在蔡明连续多年的资助下,家境困难的小汪没有放弃求学之路,最终如愿考入理想的大学。
在霍邱县临淮岗镇,像小汪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自2018年至今,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阳山镇陆区社区、鸿桥社区主导的爱心助学团,每年都会从太湖之滨驱车千里,来到这片沿淮土地,深入岗湾村组,走访村庄农户,探访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帮扶,为寒门学子点亮希望与未来。
8年坚守,爱心绵延。近日,爱心助学团的20名成员代表再次不远千里,来到临淮岗镇中心学校开展第8次捐赠。这次捐资助学活动以“让书籍成为传递爱心的桥梁、让知识成为点亮希望的明灯”为主题。惠山区企业家曹向明、顾杰等人在学校捐建了一间“桃香书屋”,这个充满阳山特色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课外阅读、拓宽视野的温馨角落。
活动中,爱心人士新结对14户家庭,向每位学生发放1500元资助金,并送上千余件崭新校服以及食品、学习用品等。他们还为临淮岗镇莫店小学添置了两台电脑和打印机,为乡村教育的信息化注入新的活力。8年来,爱心助学团累计为该镇51位贫困学子捐赠财物价值近百万元。
爱心助学团的故事始于2018年。当时,由无锡市惠山区黎明公益服务社牵头,阳山镇陆区社区、鸿桥社区主导,联合多家惠山区爱心企业共同组成助学团。在霍邱籍爱心人士蒋黎芳女士的引荐下,助学团选择临淮岗镇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8年来,这支爱心队伍不断壮大。截至今年11月,像蔡明这样长期坚持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已达26人,每年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1500元的资助。如今,部分受助学生已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在就读理想的大学,更多的仍在临淮岗镇中心学校继续读书。
“我们承担帮扶对象完成学业所需的全部学费及部分生活费。只要他们愿意继续深造,哪怕是硕士、博士,我们也会一路支持。”爱心助学团成员、陆区社区党总支书记虞振东说。
多年来,爱心助学团成员早已将结对的学生视如己出。他们每年尽可能亲自来到临淮岗镇,了解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状况。除了捐资捐物,不少爱心企业家还表示,待学生毕业后,愿意为他们在无锡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以劳动创造价值,照亮人生的锦绣前程。
鸿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骅表示,随着爱心助学团逐年壮大,每年都有不少人咨询如何加入、如何资助。他们总是建议有意者尽可能实地走访,深思熟虑后再作决定,希望每一份爱心都能长期坚持、帮扶到底。这份持续的关怀,已在受助学生心中悄然播下爱的种子。小汪在写给蔡明的信中这样说道:“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能像您一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将全力配合无锡爱心人士的捐资助学活动,精准提供特困学生名单,把好事办好、办实,把温暖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临淮岗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李德国与校长屠俊深有感触。
8年前播下的爱心种子,如今已悄然生根发芽。这场跨越千里的助学行动,见证了从太湖之滨到淮河之畔的爱心,也让这份温暖在不经意间延伸,正如小汪在那封感谢信中所写的:“今天被点亮的孩子,终将成为明天点亮他人的那束光。”(张正武 王玉齐 李浩 本报记者 徐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