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之力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近日,沪六红色场馆联盟发布仪式在金寨举行,上海与六安两地15家红色场馆正式开启红色文化共建共享新征程。此次跨地域携手,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合,更开创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协同新范式,为破解红色资源活化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
红色场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却也面临部分展陈同质化、互动体验不足、教育辐射力有限的共性挑战,尤其在吸引青少年群体、融入文旅融合大局上存在短板。此次沪六红色场馆联盟的成立,正是以“共建共享”理念打通了资源壁垒。上海的红色文化传播经验、创新展陈技术,与六安丰富的革命文物、厚重的红色历史底蕴形成互补,构建起“1+1>2”的赋能格局。从红色资源共享以深挖精神内涵,到展陈经验互通以拓宽传播路径,再到人才队伍共建以强化教育实效,每一项合作都在推动红色资源从“静态展览”向“沉浸式体验”转变,让红色故事从场馆橱窗里“走出来”,成为可感知、可共鸣、可传承的鲜活教材。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沪六联盟的探索更具示范意义。它清晰地证明,红色资源的“活”,不在于单个场馆的“独角戏”,而在于跨区域协同的“大合唱”。当优质资源、先进经验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流动共享,红色场馆才能真正从“历史陈列馆”升级为“精神加油站”,既成为滋养青少年理想信念的“第二课堂”,也成为带动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红色场馆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是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载体。唯有坚持守正创新,让历史“活”在当下、精神“火”在未来,方能真正实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时代使命。期待沪六红色场馆联盟能持续深化合作,在展品互借、人才互育、活动互联上探索更多新路径,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协同活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中永葆活力、熠熠生辉。(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