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这股“绒”暖流,暖“沸”六安城
——2025年外贸优品中华行(六安站)暨六安市羽毛绒制品展销活动侧记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27 09:48:47 【字体:

       深秋的六安,一场以“绒”为名的盛会,让整座城市暖意融融。10月24日至26日,2025年外贸优品中华行(六安站)暨六安市羽毛绒制品展销活动在居然之家六安锦成商场举办。这场以“‘羽’见您,暖‘绒绒’”为主题的盛会,用三天时间,不仅让市民邂逅了外贸优品的魅力,更让“皖西羽绒”这张城市名片在商贸与文化的交融中愈发闪亮。

  24日下午,启动仪式上,暖场歌舞活力四射,徽六茶叶的非遗表演在氤氲的茶香中为活动注入文化底蕴。活动的高潮莫过于《高品质皖西白鹅绒》团体标准的发布,为“世界羽绒看中国,中国好绒出皖西”这一行业赞誉树立了坚实的品质标杆。

  仪式落幕,展区内的商贸热浪随即升温。在六安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展台,蓬松的白鹅绒被和时尚的羽绒服装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工作人员手持检测报告,详解皖西白鹅绒“绒朵大、保暖性强”的独特优势。“以前大宝就穿这个牌子,轻薄又保暖,今天特意来给二宝买两件。”市民张女士的感慨,是市场认可的最佳注脚。企业现场负责人鲍传琴介绍,新款产品采用90鹅绒填充,搭配防跑绒锁绒工艺与防水面料,正是“皖西羽绒”从“代工制造”走向“自主创造”的生动体现。

  除外贸优品的硬核实力之外,老字号展区的烟火气同样勾人味蕾。六安的茶叶、宿州的烧鸡、宣城的蜂蜜、安庆的糕点,交织成一幅江淮风味长卷。在徐集花生糖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学斌的展位前,传统麦芽糖与创新的3D打印糖画机并肩陈列,引得市民排起了长队。“扫码选择AI模型,两三分钟就能打印出几百种图案,”张学斌一边演示一边说,“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正是老字号焕新的意义。”而不远处,宿州符离集烧鸡的试吃活动人气火爆,卤香弥漫,市民品尝后赞不绝口:“咸香入味,越嚼越香!”

  展销会的魅力,在于其汇聚多元业态的能力。在安徽太阳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前,羽毛球与配套器材整齐陈列,吸引了不少运动爱好者驻足。作为深耕行业30余年的本土企业,其年产高中档羽毛球120万打,涵盖“鸿鹄”“太阳”系列产品。“这款主打羽毛球采用了鹅弯拉直工艺,毛尖点胶能提升耐打度,今天还带来了手胶、球拍等配套产品,展会期间均有优惠。”销售经理马丽珠的介绍简洁明了,既凸显了产品优势,也传递出惠民诚意。

  活动的创新形式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两辆“六安羽超”主题公交车化身移动展台,车身绘着憨态可掬的皖西大白鹅,成为流动的城市风景线。商场内的直播专区里,主播与网友热烈互动,让线上线下的欢乐无缝衔接。

  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则为消费活力加了“一把火”。每天发放的消费券提供了购物满减优惠,让市民在选购优品的同时享受“真金白银”的实惠。刚领到签到礼的李大爷笑得合不拢嘴:“又能看展买东西,还有礼品拿,这活动办得实在!”

  这场盛会的价值,远不止于现场交易。其背后,是六安羽毛绒产业坚实的根基与广阔的视野。同期举办的“羽见六安 舞动全球”羽毛绒企业恳谈会上,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未来。

  作为“白鹅王国、羽绒之都”,六安底气十足:皖西白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年饲养量超1800万只,形成了从育种、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近190亿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源于持续的量质并举。皖西学院鹅产业学院的专家团队深耕科研,斩获多项国家级成果;《高品质皖西白鹅绒》团体标准以标准化引领品牌化;舒城县干汊河镇、裕安区新安镇成为尤尼克斯等国际品牌的核心生产基地。在市场上,霍邱鹅肥肝占据国内三成份额,训练羽毛球包揽全国半壁江山。

  “产业发展从不是单打独斗,只有开放合作、抱团发展,才能让小羽毛舞动大市场。”与会企业家的共识,道出了六安羽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三天展期虽短,却清晰勾勒出六安以“绒”为媒、以展为桥的产业升级路径。它既是一次特色产业实力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六安羽毛绒产业在“十五五”的新征程上写下了温暖的注脚。(本网记者 崔璨 黄雪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