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链”起产业希望 “孵”出致富新路
——裕安区罗集乡积极推动白鹅产业标准化规模化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30 09:03:27 【字体:

      金秋时节,走进裕安区罗集乡,连片的养殖基地,白鹅成群、羽翼渐丰,一箱箱硕大的鹅蛋从鹅舍运出,正酝酿着产业的希望。

  近年来,罗集乡将白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实现白鹅养殖连片成“链”,推动产业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目前,全乡白鹅养殖规模已突破10万羽,其中种鹅存栏6万羽,年孵化鹅苗近300万羽,全产业链年产值接近亿元,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就地就业。

  走进一栋栋标准化鹅舍,羽翼丰满的白鹅竞相引吭高歌。据裕丰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孔德丽介绍:“我们致力于打造集育种、研发、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推动白鹅产业朝着智能化、规模化、品牌化迈进。”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不仅攻克了皖西白鹅反季节繁殖、大型高产种鹅选育等关键技术难题,还与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筑牢根基。同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联动130多户养殖户共同发展,解决30余人就业,实现鹅产业生态循环发展。此外,该公司积极探索“光伏+养殖”农光互补的林下养殖新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鹅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扶持。宏程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大兵感慨道:“起初我们规模小、分布散,发展受限。后来在厂房建设、场地规划等方面,政府给予了大量投入和支持,逐步解决了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技术方面,从疫苗配送到疫病防控,也都得到了很多专业指导。正是在这样的助力下,我们才实现了从小散养殖到规模化经营的跨越。”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既坚定了本土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吸引了外来投资者,宏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负责人李方文表示:“自2023年启动合作项目以来,我们每年支付土地租金22.4万元,并吸纳罗集乡陈家楼村30多户脱贫户参与务工,助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产业兴旺,农民受益。该乡栗树村养殖大户黎洋高兴地说:“我们引进本地以及徐集、固镇等外乡镇的优质种鹅,现在养了四五千只。由于家里有老有小不便外出,就在家专心养鹅,一年下来能有十几万元的纯收入。我们的鹅除了自产自销,也直供屠宰场,销路稳定。”

  在罗集乡,皖西白鹅养殖正成为当地群众打开增收致富新路的“金钥匙”。“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延伸产业链上发力,积极发展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展望未来,罗集乡副乡长胡亚伟信心十足。(本网记者 沈夙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