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市人民医院:“双镜”联合为患者巧取“顽石”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6 16:15:57 【字体:

dbede4c0ffc14c05bdb6089ae6b1c825.png  

 图为周保富团队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本网讯 近日,市人民医院完成多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成功为多名患者解除病痛。此项手术的顺利实施,标志着该院在胆道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填补了皖西地区胆道外科技术空白。

  7月下旬,市民刘女士在一次进食后,突然感觉自己右上腹饱胀不适,她以为是自己进食过快引起的消化不良。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女士的上腹部持续隐隐作痛,皮肤及眼睛变黄了许多,看着镜子里蜡黄的自己,这可吓坏了刘女士,她立刻前往市人民医院西院区普外科就诊。入院后,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相关检查后,刘女士被诊断患有“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看到检查结果后,刘女士忐忑不安,她希望手术创伤越小越好,自己能够快一些恢复。

  据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西院区病区主任周保富介绍,刘女士的结石存在于胆囊和胆总管,传统方案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或“腹腔镜胆囊切除和胆管切开取石”手术,前一种手术方式需要两次进行,后一种手术方式则需要术中切开胆管。“根据刘女士的各项检查结果,我们仔细分析了她的病情,经团队认真评估后,决定创新采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术式,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周保富说道。

  术中,周保富小心翼翼解剖胆囊三角,待充分显露胆囊管及胆总管前壁后,用一次性结扎夹将胆囊壶腹部夹闭,施行胆囊管T字切开。随后,使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进行胆总管探查,用取石网篮抓取胆总管内多发结石,并从胆囊管取出,随后用结扎夹双重夹闭胆囊管,常规切除胆囊。历时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

  “没想到自己手术当晚就能喝水了,第二天便能轻松喝粥,而且身上几乎没有留下疤痕,周主任团队医术精湛,不仅减轻了我身体上的疼痛,还帮我们患者节省了一笔手术费用。”术后,刘女士激动地说道。

  前不久,家住裕安区城南镇的陈先生,右上腹部疼痛数日,自行治疗一段时间后未见好转,于是来到市人民医院西院区普外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肝肾功能、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化验检查,结果显示陈先生的病情与刘女士十分相似。近日,周保富团队顺利为其实施手术。目前,刘女士与陈先生均已康复出院。

  周保富表示,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即充分游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通过胆道镜经胆囊管自然通道进入胆总管。利用毫米级网篮精准套取胆总管结石,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胆道天然阀门)。手术全程不用切开胆总管,避免T管引流带来的2个月带管痛苦,显著降低胆汁漏和远期胆管狭窄风险,实现真正微创化治疗,术后无需留置引流装置,住院时间缩短至3天,达到创伤最小化与功能保护的双重目标。

  据了解,该项技术的开展,对手术团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胆道镜使用熟练度要求很高。术中使用的胆道镜是一种专用于胆道系统检查与治疗的微型内窥镜,其直径通常小于3毫米,可经口、经皮或术中进入狭窄胆道分支,实现高清可视化诊疗。它结合微创性与高分辨率成像,适用于复杂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或肿瘤的精准干预。但该项手术并非适用所有胆道疾病患者,它主要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8毫米且数量较少、胆囊管无畸形或严重迂曲、拒绝接受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二次手术或胆总管切开手术的患者。

  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是市人民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2023年10月被省卫健委批准为“省级临床重点学科”。普外科西院区病区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是西院区首批设置的临床科室之一,也是收治普外科疾病种类最为齐全的诊疗病区。该病区在皖西地区率先开展减重代谢外科手术,为皖西地区首家针对肥胖和代谢性疾病诊疗的外科病区。目前,该病区常规开展胃肠道肿瘤、肝胆胰脾疾病、外周血管疾病、成人和小儿腹壁疝等普外科常见病诊疗。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普外科西院区病区常规开展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技术,如腹腔镜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性手术,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腹腔镜下肝段切除术,腹腔镜下复杂肝癌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胆道手术、双镜联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腹腔镜微创手术,处于省内先进、市内领先水平。(记者 孙晓佳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