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基层治理当以民生“破题”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6 11:33:56 【字体:

      本为缓解停车难而设的机械车位,却因使用不便沦为“有位难停”的尴尬存在,这是不少小区治理中的共性痛点。近日,金安区三里桥街道以“残值拍卖+专款专用”模式拆除数百个闲置机械车位,让小区车库从“烦心区”变回“畅通区”。这场“拆”与“建”的变革,不仅彰显了基层直面问题的担当,更生动诠释了“民生为本、创新为要”的治理内涵。

  基层治理的核心,从来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解决问题。建机械车位的初衷是惠民,但当便民设施异化为民生“堵点”,是回避绕行还是主动破局,考验着治理者的责任与担当。拆除机械车位涉及业主诉求、企业利益、公共资源分配等多方博弈,简单粗暴的方式难以推进。“残值拍卖+专款专用”模式的巧妙之处,正在于用市场化思维平衡各方关切:既让闲置资产产生实际价值,又将拍卖所得专款用于车库修复、公共维修等民生项目,既盘活了沉睡资源,又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这种兼顾各方利益的治理智慧,跳出了“要么保留、要么废弃”的思维定式,更为破解类似资源闲置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基层治理的成效,最终要靠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拆除机械车位后,小区车库空间得以释放,居民停车不用再绕圈找位、费力操作,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远比“我们做了大量工作”的汇报更有说服力。这也启示我们,面对民生难题,既要有“不回避、不推诿”的勇气,更要有“想办法、解民忧”的智慧。民生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做了”的层面,更要追求“做好、做实”的效果;不能只算“投入多少资源”的账本,更要问“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口碑。唯有始终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当作“履职清单”,把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当作基层治理的“心头事、要紧事”,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用更精准、更务实、更创新的举措破解民生堵点,才能让基层治理的成果真正惠及于民。(李珊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