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深山“仙草”串起“富民链”
——霍山县黑石渡镇巧绘乡村产业振兴新图景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5 10:01:28 【字体:

       8月15日清晨,薄雾尚未散尽,记者踏入霍山县黑石渡镇清潭沟村六万寨下的山谷。沿蜿蜒木栈道穿行,连片的石斛苗如缀在树干上的绿宝石,叶片上的晨露折射着细碎微光,涌动着勃勃生机。霍山石斛原种保育基地内,66岁的村民潘斌正用软布擦拭石斛茎秆上的浮尘,他的指尖虽带着老茧,动作却格外轻柔:“这些‘仙草’金贵着,好好伺候着,就能给我们带来好日子。”

  记者跟随潘斌的脚步深入基地,这片藏在大别山褶皱里的土地,是霍山石斛野生资源的“基因库”。1000亩山场铺展在海拔450米的坡地间,最高峰六万寨直插644米云端,90%以上的植被覆盖率让山谷常年浸在湿润的绿意里,溪流顺着岩石缝隙流淌,云雾一来,整座山就成了天然温室——这正是霍山石斛最爱的生长环境。

  “你看这些附生在树上的苗,都是按野生状态培育的,光智能喷淋系统就装了86组,湿度差一点都不行。”该基地负责人姚永柱指着林间的设备向记者介绍,140亩种植区里,不仅有标准化培育的石斛,还专设了种质资源圃,“建成后每年能出50公斤原种,接待5万名游客,既保住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又能让更多人知道霍山石斛的好。”

  石斛的故事在黑石渡镇,早已不止于山林田垄间的种植。沿东淠河畔的公路蜿蜒而行,九草霍魁石斛庄园的徽派门楼隐在浓荫里,飞檐翘角透着几分雅致。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仔细分拣新鲜的石斛茎秆,指尖翻动间,一股清润的草木香漫了开来。

  “我们着力打造高端民宿与中医理疗体验馆,为游客打造‘看石斛、吃石斛、用石斛’的全场景体验,形成集种植、加工、体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公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覆盖行政、种植、加工、民宿服务、康养理疗等多个领域,优先吸纳霍山本地人才与居民就业。”该庄园负责人广梅边走边介绍,从种植基地到洁净的深加工车间,从陈列着石斛茶饮的康养体验馆到园林民宿,每个环节都藏着对产业的巧思。

  慕名而来的金寨游客彭程推开民宿的窗户,忍不住拿起手机拍起照来:“之前在网上看到这家民宿,被它舒适的园林风格和特色徽派建筑所吸引,特意在网上预订了房间,过来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氛围,来了才发现更妙——白天上山看石斛花开,傍晚在东淠河边散步,很是惬意。”

  靠着这株“仙草”,小镇悄悄完成了从“农产品输出地”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蜕变。如今民宿集群渐成气候,“石斛养民宿、民宿带产业”的良性循环,正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发展石斛产业以来,镇上户均年增收1.2万元。”站在东淠河西岸的规划图前,该镇党委书记徐呈江指着“一心三点七带”的布局详解,为让产业链更绵长,镇里编制了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招引了九草霍魁研学游、勤善堂度假山庄等4个超亿元项目,东淠河文旅产业带已现雏形。

  暮色渐浓时,六万寨下的石斛基地归于静谧,河畔民宿的灯光次第亮起,与星空交相辉映。石斛基地的工人们收拾好工具往家走,路边的石斛花在晚风里轻轻摇曳。他们知道,这些“仙草”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更串起了乡亲们的幸福日子。

  在黑石渡镇,这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正伴着石斛花香,在大别山深处徐徐铺展。“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继续以石斛产业为核心,擦亮‘仙蔬小镇’招牌,让小镇的振兴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徐呈江谈及下一步工作时说道。(本网记者 桑 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