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下科技‘AI+储能’双引擎驱动产业变革
2025年8月,全国新型储能政策迎来密集落地期,仅当月就有53项政策发布,涵盖示范项目、补贴机制、虚拟电厂建设等多个领域。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AI+储能”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到2027年建成10个以上可复制示范项目、探索100个典型场景赋能路径,到2030年实现能源AI技术全球领先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江苏无锡的果下科技凭借“AI+储能”全栈技术体系,快速崛起为行业标杆——2025年4月,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以AI技术重构储能价值链,成为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的受益者。

技术创新是果下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无锡研发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实验室,构建了以物联网优化平台、储能EMS调度模组、液冷/风冷储能系统电池组技术、3S集成集群控制逆变器系统为核心的技术研发矩阵。目前,果下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自主研发的“云-边-端”一体化智能架构。该架构通过AI算法深度渗透储能系统的调度、运维等核心环节,实现了从设备级控制到系统级优化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在云端,Safe ESS平台构建了“端-边-云”协同的智能生态系统。平台融合边缘计算与云端AI算法,可实时集成电网负荷、电价波动、气象数据及家储/工商储设备参数,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在边缘端,HANCHUiESS平台则聚焦家庭与分布式场景的精细化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与AI驱动的智能算法,平台实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用户可通过移动端APP实时监控系统状态,平台自动执行峰谷电价套利、断电备用等策略,实现家庭储能系统投资回收期缩短。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果下科技正在推动虚拟电厂(VPP)从“站点协同”向“园区级智能体”的跨越。利用集成电网、电价、气象数据以及家储、工商储系统,果下科技构建了一个多节点智能协同的能源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园区作为最小的可控能源生态单元,通过AI智能调度核心,实现了能源的高效管理与利用。这一模式不仅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更为构建智能、绿色的能源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红利与技术优势推动果下科技的销量和市场版图快速扩张。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果下科技营收从1.42亿元飙升至1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8.9%;毛利由3560万元增至1.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8.6%。其中,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从12.2%跃升至76.6%,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公司技术实力获市场高度认可,累计获得86项专利,连续两年获评“十佳EMS供应商”“十佳综合能源服务商”,入选“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2024年,果下科技以全球新装机多用途储能系统容量计,跻身全球第八大中国储能系统供货商;以户用储能系统出货量计,位列全球第十。
果下科技这种以"AI+储能"为技术壁垒替代规模竞争的新范式,正在加速“AI+储能”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价值的转化过程。当行业还在比拼产能扩张时,果下已悄然构建起涵盖智能制造、智慧运营、全球服务的完整闭环,为能源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