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出行“堵点”,修出民生“温度”
9月23日清晨,细雨蒙蒙,赵圩村东滩组村民周德元的小院里却格外热闹。村民们围坐在村“两委”干部身边拉家常,没几句寒暄,话题就落到了周德元家门口那条“闹心路”上。这条连接东滩、陈台、双台三个村民组的小路,是40多户村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可多年来一直是未经硬化的土路,被车轮、脚步碾得坑坑洼洼,早已没了平整模样。
作为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的老住户,周德元的感受格外深切。“你瞅瞅这路,平时还能勉强走,一到下雨天全是泥坑,脚一踩进去能陷到脚踝。”他指着院外的路无奈地说,“我们这附近住着不少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眼神不好,腿脚也不利索,下雨天走这条路特别滑,之前好几个老人在这儿摔了跤,想扶都不好扶。”
彭塔镇赵圩村地处霍邱县东北部淠河河畔。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虽受母亲河河水滋养,却长期被村内年久失修的小道困扰——坑洼路面遍布,雨后泥泞难行,不仅给日常出行添了堵,更成了老人、孩子安全上路的“拦路虎”。
近年来,赵圩村“两委”把“群众小事”当作“心头大事”,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紧盯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用实打实的行动把民生工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今年以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分成小组,挨家挨户倾听村民诉求。当了解到东滩组这条“烂泥路”是三个村民组群众共同的心病后,村“两委”第一时间整理材料,向彭塔镇党委、政府详细汇报道路现状、群众需求和修路的紧迫性。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诉求很快有了积极回应——镇党委、政府立即协调相关部门实地调研,还请专业测绘公司勘察、测量并设计方案,这条土路的硬化工程很快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我们村‘两委’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有需求,我们肯定要尽全力去办。”赵圩村村主任赵以贵的话格外实在,“现在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就等天气稍微好一些,施工队就能进场开工,到时候这条坑洼土路就能变成平整的水泥路,大家出门再也不用怕泥沾鞋了。”
而在赵圩村新圩组,另一条“民心路”已率先进入施工阶段。9月24日,尽管天空飘着绵绵细雨,但新圩组隐贤老街南头的施工工地上,一派忙碌景象,几名施工人员穿着雨衣,手持铁锹、锄头清理路面碎石和杂草;一辆满载石子的卡车停在路边,工人师傅们有条不紊地将石子卸到指定区域,为后续铺设路基做好准备。
据附近的村民介绍,这条路虽然只有200多米长,却串联着路两边20户村民的家。此前,它也是一条“晴天扬灰、雨天泥泞”的土路,村民们晴天出门一身土,雨天回家满脚泥,盼着修路的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如今,看着坑洼的泥巴路被一点点清理干净,村民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盼了多年的“水泥路梦”,终于要变成现实。
“这条路上的村民,之前我们走访时就跟我们反映过修路需求,我们把诉求及时向上级反映后,镇党委、政府很快就批复了项目,现在施工队已经进场了。”赵以贵指着施工现场介绍,为了保障施工质量,施工方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第一步就把路面破损层和松散土壤彻底铲除。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上层已清理完毕,露出了平整的基底,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代表,王开江一直关注着这段路的情况,“我们之前向村里反映修路的事,一反映村里就非常及时地汇报给镇里,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工了,我们心里特别满意,也特别感谢村‘两委’和镇里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看着眼前忙碌的施工场景,王开江难掩激动地说到。(本网记者 沈春 王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