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安徽新闻>详细内容

农业生产新观察:古村焕新貌,休闲农业春意闹

编辑:高方勇 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20-04-16 09:48:02 【字体:

  远眺群山,依稀可见点缀在葱郁树林间的杜鹃花开得正艳;半山腰梯田一格格蜿蜒的轮廓间,传来潺潺流水声,与悠远的鸟鸣声谱成一支田园奏鸣曲。4月11日,在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黄尾镇云峰村,记者和所有游客一样,为眼前的美景所着迷。山色空蒙,岚气缭绕,突如其来的一场春雨,让这个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山古村落升起云雾,宛若仙境。

  时间回到5年前,山水依旧,但当地村民的记忆里,却是另一幅模样。 “没什么人来,路不好,坑坑洼洼,弯道又急又窄,只能过板车、摩托车。山上信号也差,移动电话要‘移动’着找信号,还断断续续听不清。”60多岁的鲍友发是云峰村马元村民组村民,他说,“外地人都说我们这儿‘交通全靠走,沟通全靠吼’。 ”

  如今,马元村民组成了道元古村景区,鲍友发成了玻璃栈道景点的售票员。趁着游客不多,记者和他攀谈起来。

  “以前,主要靠种水稻、砍树,一板车一板车往外拉树卖钱,一年只能挣几千块钱。 ”鲍友发老两口住在山里,在岳西县城打工的儿子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旅游项目落地,他和村民们几乎没有犹豫,纷纷将土地流转出来。 “我们当然支持开发啊!你看,路修好了,儿子回乡方便多了,我在家门口有个稳定的工作,比以前强多了! ”他往梯田所在的方向指指,“我家在那边,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 ”

  梯田边,坐落几间黄泥筑的土屋,有的门口堆着柴火,有的是2层小楼,带着回廊和院子。 “过去交通环境闭塞,这些传统村落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也因为闭塞落后,老乡们生活艰苦呆不住,想搬出来,人一出来房子就倒了,房子一倒什么都没了。 ”黄尾镇党委书记舒寒冰告诉记者,2012年前后,他来马元考察,当时这个村子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易地搬迁,要么就地开发。“这些保存完好的土屋,让我们意识到这个村庄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最终决定招商引资,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 ”

  2016年,道元古村项目正式落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传统村落独有的文化景观,我们就是看中了这两点。”道元古村景区总经理王春生说,第一次来这里时,依山傍水的自然风貌,夯土而筑的民居,村民家中随处可见的畚箕、耙、碓、风车、木犁等传统农具,深深吸引了他。 “2017年,马元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所有的开发都在挖掘传统村落文化的基础上展开,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光,还能在梯田、茶园里进行农事观光体验。马元人有手工制茶、酿米酒、打草鞋等传统,目前保存完好的12栋老建筑,我们打算和村民合作,打造成各种手工坊,既丰富休闲体验,也给村民更多的工作机会。 ”鲍友发告诉记者,虽然刚刚开业,但他很有信心,“如果村里越做越好,哪天成了‘网红’,我考虑让儿子回家门口上班呢。 ”

  以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农耕文化等资源吸引游客,乡村休闲旅游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黄尾镇,已有彩虹瀑布、千亩悦溪茶谷、千亩花果谷等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舒寒冰介绍:“黄尾镇地处林区,自然条件决定了这里不能走农业种植加工的老路子,也造就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优势。以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的黄尾村为例,截至2019年底,村累计接待游客350多万人次,年均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解决了周边40多名贫困户就业,每年每户带动增收4万元左右。 ”

  据了解,2019年我省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达2.15亿人次,综合营业收入881.5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带动农民就业124.5万人。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紧紧抓住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重大机遇,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继续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记者 彭园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