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市疾控中心提醒——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蹭热度”

编辑:汤志香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7-26 09:40:27 【字体:

  本网讯 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蜱进入生长发育的活跃期,由蜱叮咬引起的蜱传疾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进入高发期。什么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哪些人容易感染这种病?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对此,市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科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记者从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了解到,人们在野外劳动作业、休闲旅游、户外活动及野营时,经常会发生被蜱叮咬事件,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或者分泌物也可能引起感染,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一般为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可出现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急性传染病防制科主管医师孙婕表示,大部分患者均能治愈,少部分年龄较大的、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往往病情较重,一般伴并发症,临床多出现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结膜充血、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因身体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据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在我省发病时间呈明显季节性趋势,多集中在每年的4-6月、9-10月。我市地处大别山腹地,低海拔山区和丘陵地形较多,适宜蜱虫的生存,自2011年以来每年均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报告。由于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在此,市疾控中心也提醒大家,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穿长袖、浅色、光滑衣服,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等。要清理住家附近的环境卫生,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滋生。如果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发现被蜱虫叮咬时,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也可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