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十五期>关工委专稿/园圃拾粹

以生为本,快乐育人

政治组  桂运好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教育者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价值目标,关心人、解放人和发展人。同时,现代教育观认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价值目标之一。与学生共同体验成功,分享快乐,实现职业理想,追求职业幸福,应是每个教师职业成功的应有之义。

  班主任是教育一线的战斗员和指挥员,让每个班主任确立“以生为本”的育人观是实现教育观念彻底转变的重要一环。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团队辅导员和学校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最易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往往是班主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快乐的育人者,就是要求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去尊重学生、关心和培养学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了解—— 掌握育人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是施教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和认知。这种了解和认知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共性;二是各个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个性。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竞争的世界,是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世界,学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极强,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友情,希望被人尊重、被人理解,有民主精神和竞争观念,但他们面对世界时往往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缺乏必要的耐心和毅力,耐挫能力弱,看问题片面,易偏激。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育人理念,努力适应这一变化。例如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将人的智能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而传统的教育侧重的是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开发和评价,使相当多的学生潜能被忽视、被压抑。多元智能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更要细致,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尽可能地去开展各种活动,例如黑板报设计、校园雷锋评比、读书活动和演讲比赛等,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其特有的潜能,教师或班主任及时给予其多元评价,使不同特点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与同学友好相处,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同时,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处理问题过程中,应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性格特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刀切。因此,不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你所教的学生,不懂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班主任的教育活动往往只能是一种呆板、机械、低效的劳动,尽管你很认真、勤恳,但效果不会太好,甚至会激化师生关系。如果这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就无从谈起。

  二、理解——关注学生的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即生存、安全、归属与爱、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而这些需要又属于不同层次,我们的学生同样也有多种多样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被人关注、被人爱、被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尤为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重视。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就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可偏心眼,过多地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优等生。要关注全体学生,学会赏识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些赞美,让尊重、关怀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最关心的是他(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学生在校难免会违反校规校纪,做出与学生身份不相称的事,对此,班主任应学会宽容和理解,正确处理严格要求与宽容理解的关系。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来看,学生多半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过失,虽经教育但事过境迁又易复发,他们往往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而需要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班主任的理解和信任往往能加速这种转化过程,取得良好的矫正效果。现在随着二中的生源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在刻苦精神、行为规范和理想目标上均有所改善,刻意违反校纪班规的人已经很少。人们常说高一要严、高二要实、高三要紧,对高一年级来说我的建议是,要严在规范上,宽在惩罚上;严在口头上,宽在行动上。对学生张口就骂、抬手就打的时代早已过去,依法执教、师生平等成为共识。

  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真正能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台湾作家张文亮曾说,“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蜗牛”们可能不是不努力,但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又怎能赶上大人们的步伐。作为班主任要学会陪着“蜗牛”去散步,遵循学生们的成长规律,理解学生们的个性需求,在合作与分享中体验芳草的芬香和雨露的甘甜。育人者的快乐,只有在分享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尊重——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相处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然要求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特点的人来看待。随着时代的发展、年龄的增长,现代学生要求老师尊重自己的言行、人格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不仅能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而且也非常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相处,避免居高临下,以大道理压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善于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和思想自觉,实现道德上的“内化”,以“亲其师,信其道”。切不可简单粗暴,或者为了教师的面子、工作成绩等方面的原因而违背学生意愿,损害学生利益,从而导致师生关系中的不平等、不民主现象的发生。

  教育具有功利性,但我们绝不能以功利性来看待教育。我们要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片面地以成绩好不好,听话不听话作为评价标准。据报道,在韩国沉没的“岁月”号轮船上遇难的都是听话的中学生,韩国媒体近日也在反思“服从”文化的传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究竟要不要教育孩子们“听话”,“听话”对孩子们有没有用?我想,如果这种“听话”以孩子们失去自我判断能力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班主任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去功利化”要求,切实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把学生们的冷暖放在心中,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和困惑,让学生们在离开校园后仍然对老师念念不忘,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教育。教育幸福就体现在学生平日里的一声问候和关心。

  四、培养——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强调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尊重学生的同时,最终要落实在培养学生上,体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培育他们;理解、尊重学生并不是对他们放任自流,不管不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强调的培养、教育活动,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即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围绕着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正确的思想观念等,也就是要为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教师适当的批评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日本教授高桥敷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法国人拉纳的儿子十分淘气,他用石头砸我家窗户玻璃,拉纳夫妇并没有因此来道歉,而是小拉纳自己抱着一块玻璃,低着头来到我家。‘爸爸妈妈说,你自己干了坏事,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训斥吧!’面对这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可怜模样,我们摸摸他的头,真是不忍心训斥他,结果还给他一些小点心带回家去。事后,拉纳先生对我们很不满。对此,高桥敷很不解。拉纳先生说:‘您这样对待孩子,使我们很为难,本应受到训斥的孩子,却反而得到了您的抚慰,希望您考虑一下对这孩子将来的影响。请您原谅,我想让他再来一次,这次希望您看在朋友的情份上,给他以严厉的管教吧!’” 宽容而不宽松,放手而不放纵,有了合理要求的教育才是真正爱的教育。

  教学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更需要艺术性。离开了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更谈不上教育艺术。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充斥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班级管理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博士吉诺特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的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其育人观念是否正确、育人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幸福快乐和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幸福。

2014年4月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4-11-27 10:07:16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