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一期>刍荛之论

打开一本书的正确姿势

高三理(16)  卢璇

 

严歌苓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她某次坐地铁时读《洛丽塔》,看罢泪水盈盈,车厢里的人都神情古怪地看着她哭。我虽然没有看过这本重口味的书,但也常有看书看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捶胸顿足的经历。因此我非常明白:看书一定要“入戏”,只有投入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一次我和某位伍尔夫的书迷聊已绝版的《太阳与鱼》时,无意间问她,每天什么时候抽空读这本书。她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是如厕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她有点不好意思,承认伍尔夫的大部分作品她都是上厕所时看完的。我笑道:“这没什么,我也喜欢在上厕所时看书。”她问我看什么,我想了想说:“《月亮与六便士》,《瓦尔登湖》……还有《追忆似水年华》。”她恍然大悟,表示十分理解。这几本书若放在平常读,有些段落实在读不下去。只有一个人呆在卫生间里,绝对封闭,绝对百无聊赖,连沐浴露标签上的配方表都能逐行研究一遍,这时看起书来,那些枯燥乏味的地方也能轻松看完。只是有时忘了时间,一蹲马桶就是一个小时。

  事实上,每本书都有其适宜的读书时间。有人习惯在睡前读书,我认为,午睡前宜读散文,尤其是极美的文言类散文,像《浮生六记》和《幽梦影》都是很好的选择,安抚一下浮躁的心,下午学习工作时能更沉稳。晚读的话要看起伏不太大的章回体小说,或每小篇不太长的大部头长篇,每天一小节,权当睡前小故事。像近年比较火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做睡前故事老少皆宜,国内经典也很好,林语堂之女林如斯给《京华烟云》作序时就说此书适宜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看。而十万字左右的小长篇,或者民国作家们的作品集(小说、杂文和剧本),都是很和蔼可亲的,适合用一整个喝下午茶的闲暇时光看。记得要挑故事性强的,如毕飞宇的《推拿》和《青衣》,《青衣》可以拿来喝茶,《推拿》我就只能上厕所时看;《敦煌》是小长篇历史小说,但并不枯燥,写得恢宏壮阔,就怕看到精彩处一拍巴掌把茶杯掀了。有朋友在坐火车时看《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白鹿原》,我没试过,不过根据他的口味又给他推荐了《秦腔》和《古船》,相信他的旅途会非常充实……我这种人啊,要是坐火车时看书,只能选欧�亨利的短篇才能看进去。

  对于“时间”的理解,还可以解释为年龄阶段。我第一次看《茶花女》是小学六年级,那时只能理解男主。等第二次看已经思想成熟了,看这本书的角度完全不一样了,而且还是在看完《雪国》后再重读此书,对玛格丽特和驹子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不同的年龄思想境界不同,经历不同,读同本书感受也就不同了。孩提时读书叫“童眼观世界”,见解很纯真幼稚也很有趣,常被大人训斥“等你长大后就懂了”。长大后到底是懂得多了,还是妥协得多了?各人看法不同。

当然,时间要对,氛围也要对。许多日本文学作品写得精细,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人不能体会其中的“物哀”。可假如在大雪纷飞时读《雪国》,在秋风萧瑟时看《枕草子》,即刻触景生情,也能领略书中的凄凉之美了。

  如果看外国文学,好的译本不可或缺。看莎翁必选朱生豪,看巴尔扎克必挑傅雷,看川端康成只求叶渭渠,还有草婴、张振玉……真正的翻译大家的译文非常柔和,并且在不违背“信达雅”中的“信”时游刃有余地发挥。他们中许多本人就是一位很伟大的作家。

看书也有小窍门。如果外文书籍角色的名字又长又多太难记,看到一半还分不清谁是谁怎么办?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我刚听说的神操作:一姑娘为了更好地领略《冰与火之歌》的权力厮杀,下载了电子版本,然后把里面角色的名字全换成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名字。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串戏。

  不管什么办法,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体验读书的快乐,丰富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就不怕“只云作者痴,不解其中味”了。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11-29 11:38:49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