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七期>高考攻略

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研究

语文组    陈玮玮

从2014年开始,高考语文全国卷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文言文断句。我们知道,古书上没有标点符号,需要在诵读时根据文义进行停顿。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就有“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这样的一句话,这里的“句读”就是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其中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鲁迅在《点句的难》一文中写到:“看了《袁中郎全集校勘记》,想到了几句不关重要的话,是:断句的难。”由此可以看出,断句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想成功地断句也是不容易的。那么,在高考中我们又该如何断句呢?这里让我们结合2014年以来的高考全国卷断句真题,来探究断句的技巧。

一、梳理高考真题

为了方便探究,我做了下面这个表格,进行相关的梳理统计。

试卷

选材

字数

句数

最多字/句

最少字/句

2014(Ⅰ)

《旧唐书•于休烈传》

45

7

10

2

2014(Ⅱ)

《明史•韩文传》

42

9

15

2

2015(Ⅰ)

《宋史·孙傅传》

52

10

9

2

2015(Ⅱ)

《北史·来护儿传》

50

9

11

4

2016(Ⅰ)

《宋史·曾公亮传》

45

10

8

2

2016(Ⅱ)

《明史·陈登云传》

46

7

10

4

2016(Ⅲ)

《明史·傅珪传》》

43

9

8

3

2017(Ⅰ)

《宋书·谢弘微传》

42

10

8

2

2017(Ⅱ)

《后汉书·赵憙传》

45

8

11

1

2017(Ⅲ)

《宋史·许将传》

46

10

8

1

2018(Ⅰ)

《晋书·鲁芝传》

43

9

8

2

2018(Ⅱ)

《后汉书·王涣列传》

46

12

6

2

2018(Ⅲ)

《宋史·范纯礼传》

44

6

16

4

2019(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9

8

10

3

2019(Ⅱ)

《史记·商君列传》

42

9

7

3

2019(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3

9

8

3


通过上表,我们会发现,高考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人物传记,其中有三篇文章选自《史记》,两篇选自《后汉书》,一篇选自《晋书》,一篇选自《宋书》,一篇选自《北史》,一篇选自《旧唐书》,四篇选自《宋史》,三篇选自《明史》,这些都是属于二十四史范围内的,是我们所说的“正史”。这些人物传记故事性较强,文字较为浅显易懂,学生理解起来也不是很难。

虽然说文章的难度不是很大,但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做这一题时,得分率并没有想象中高,甚至部分学生拿到题目以后一头雾水。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作答呢?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方法吗?这里我又根据词性做了第二份表格来进行梳理。

试卷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代词

连词

介词

副词

助词

2014(Ⅰ)

9

11

2

4

1

2

3

1

2014(Ⅱ)

9

9

1

1

1

1

4

0

2015(Ⅰ)

14

14

2

1

2

2

1

2

2015(Ⅱ)

16

9

1

0

0

1

2

5

2016(Ⅰ)

10

13

1

3

0

0

4

4

2016(Ⅱ)

13

9

2

1

2

2

3

1

2016(Ⅲ)

12

10

1

0

1

1

2

3

2017(Ⅰ)

12

11

6

3

1

0

1

2

2017(Ⅱ)

11

11

1

1

0

0

1

1

2017(Ⅲ)

14

12

1

0

1

1

3

1

2018(Ⅰ)

9

15

3

1

2

0

3

0

2018(Ⅱ)

18

9

3

0

1

0

2

1

2018(Ⅲ)

16

7

0

0

1

2

2

0

2019(Ⅰ)

12

11

1

1

0

2

1

1

2019(Ⅱ)

11

13

2

1

3

0

4

0

2019(Ⅲ)

12

8

2

2

3

0

1

4


(注:①句中相同词性的词,若重复的算一处;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按活用后的词性为准;③专有名词无论长短,一般只算一个词。)

为什么要划分词性呢?我们知道,汉语句子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固定词性的词语来担任的。知道了词性,划分了句子成分,断句类的题目就会简单多了。

二、全国卷命题规律

文言断句题自2014年进入全国卷以来,经过六年16套试卷的验证,已显示出其科学的命题价值和成熟的考查思路。考试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其难度约为0.4,区分度约为0.3,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和可能性。

文言断句题的主要特征有:

1.以3分选择题形式考查理解能力。

该题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答案。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评分时的困难,也有降低难度的用意。

2.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渗透了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相关知识,断句着重考查的是点断句子,是停顿,因而只考查点号所处的位置,不考查标号位置。其考点是文言基础知识,而非标点符号。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等七种,它们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的停顿和语气,因此在国家规范中它们的定义都用“表示……停顿”来表述。而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等九种,它们的作用主要是标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在国家规范中它们的定义都用“标明……话语”来表述。所以,如果画线部分的原句中存在标号,命题时都会予以保留,如2014年甲卷、2016年Ⅲ卷、2018年Ⅱ卷画线句中的引号和书名号等。(也正因此,语用题中仍然存在单独考查标点符号的可能。)

实际上考试中心关于断句题的命题立意也有过摇摆,除大多数年份确定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外,有些年份也曾设想过变动考查内容,如:2014年规定为“考查考生文言断句能力”,2015年乙卷规定为“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2017年规定为“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不过,主流的命题立意是明确的,训练在语句中理解实词、虚词、句式的方法现在看来依旧是适用的。

3.画线句子比较完整,相对独立于语境。

相较于文言翻译题和修改语病题的画线句子,断句题目前还停留在语意相对独立的阶段,并没有与上下文形成更为严密的逻辑关联。这也给当前考生减轻了压力。有些年份甚至直接考查了文本的开头部分,包括了传主的名字、籍贯等内容,这便再度减小了难度,如2018年Ⅱ卷和Ⅲ卷,2019年Ⅰ卷等。

4.断句内容约为45个字、9句话。

这种篇幅容量决定了其较少出现费解的复句,而是以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的单句为主。当然,文言文本身具有一种简洁美,其省略的内容往往也会给阅读理解画线句增加一定的难度。

5.不回避生僻字词。

文言文阅读题已由过去的提供生僻字词注释过渡至不提供任何注释,意在考查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需要考生在语境中自主推断生僻字词的含意。断句部分也是如此,几乎每次都会有个别字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超纲内容,给考生断句增加了难度。

6.三个错误选项分别存在一处断句错误。

这是2019年试题的新变。自2014年至2018年,命制断句题时都会在原句上预设两处错误,安排选项上便是有两个选项各错一处,一个选项兼错两处,一个选项无错误(2016年Ⅱ卷为个例,预设了三处错误,其中A项错两处,B项错一处,D项错三处)。但是2019年改变了往年两处错误交错构成三项错误的思路,三个选项各设一处错误,这便于无形中加大了难度,想必今后会延续该思路命题。

而在错误的设置上,通常是某个词语连属上文还是下文的问题,单纯的应当点断而未点断的错误只出现过三次,且其中两次因选项不止一个错误而未影响做题。

三、断句题答题技巧

下面根据历年的高考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断句题的答题技巧。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等常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的时候可以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职名、国名、朝代名、时间、年号等;也可以先找出代词,如:吾、余、予、尔、汝、公、卿、君、若、彼、此、其、之等。这些词语如果是充当主语,那么就可以在它们的前面断句;如果它们充当宾语,可以在它们的后面断句。

以2016年全国Ⅰ卷为例,找出句中的名词,我们会发现这里共有三个人物:“曾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一句在选项中出现两种断法,我们只需考虑这些人物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等即可。这里“到了晚上不用关闭大门”的究竟是“他境”还是“吾境”呢?通过前面说曾公亮“为政有能声”,我们可以得出是“吾境”,因此此句应该是“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排除C、D选项。“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也有两种断法,找出名词“使客”、“橐中物”、“书”、“盗”,根据选项,我们需要辨别的是“橐中物”究竟是做主语还是宾语,由于“移书诘盗”的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物,我们可以判断,此句应是“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排除A,答案最终选择B。

2.找出动词、形容词,明确句意。

在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谓语。找出了这些词语,很容易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以2019年全国Ⅱ卷为例,“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这一句中“有”是动词,那么后面的“奇才”便是“有”的宾语,因此“有奇才”三个字应该放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排除答案A。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这一句我们同样来找动词,有“听用”和“杀”两个词,这是两个动作,一是起用公孙鞅,二是杀掉他,因此我们需要在“鞅”后停顿,排除答案C。“愿王举国而听之”这里有动词“愿”,“愿”什么?根据句意我们明白应该是“举国而听之”,因此“举国”和“听之”之间不能断开,排除答案D,答案最终选择B。

再比如2018年全国Ⅲ卷的“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一句,这里我们要明白动词“建”的对象是谁?后面的“京西转运使”是官职名,不能被“建”,因此应该是“永昭陵建”,排除答案A和C。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比如说,“夫、惟、盖、凡、初、窃、请、敬、至若、若夫、且夫”等句首发语词,这些词语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还有一些句末语气助词,像“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 ”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这些词语的后面一般要断开。“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复句中的关联词,这些词语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另外还有一些虚词用在句中,如“于、以、而”等,它们的前面一般不断开,但如果“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的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以2017年全国Ⅲ卷为例,开头 “初选人调拟”这一句在“初”后究竟要不要停顿?这部分在辨识其不合理时有一定难度,这样断句是说“第一次选人调拟”,而从文意看却是“当初选人调拟……”,因而“初”字应点断,表示开始时多次有此错误而不是一次,这才引起下文的“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等一系列事情。再说,古文中凡倒叙事件时也多是用“初”字单独为读。

再比如2019年全国Ⅲ卷中的“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一句,通过上文的总结,我们知道,“则”作为复句中的关联词,前面是需要断开的,因此这句话应该为“而君用起/则是弃卫”,排除答案C。

4.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对话是最易被发现的,在文言文中,对话常常用“曰”“云”“言”等词为标志,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一般情况下,在对话的时候,第一次问答会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一个“曰”字,而省略主语。因此,遇到有对话的题目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对话的主体,从而明辨句读。

以2017年全国Ⅱ卷为例,选项中“不肯云”这一句有两种断法,看到“曰”字,我们都明白是有人要说话了,可是究竟是谁说呢?前面的“不肯”又是什么意思呢?根据上文我们明白,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但是李氏“不肯”,因此说的对象是“李氏”。这样,我们就清楚了,不是李氏不愿意说,而是他们不同意投降,然后说的。因此,正确的断发应该是“不肯/云”,这样我们就排除了答案B、C。

5.根据文言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为……所……”、“见……于……”等是被动句式。此外还有像“何……之有”、“如……何”、“无乃……乎”、“得无……乎”、“孰与……乎”;“其……乎”;“安……哉”等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断句。文言里还有一些固定词组,断句时不要把它们拆开。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以2015年全国Ⅱ卷为例,“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一句该如何停顿呢?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所”这个字。这个词在高中阶段提到的次数非常多,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中就有“失其所与”一句,这里的“所”与后面的动词“与”构成名词性短语,意译为“同盟者”。这里的“所住”也是“所字结构”这一固定短语,因此“所住”二字要放在一起不能拆分,这样就排除了答案A、B。

6.借助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

现代文的写作讲究修辞手法的运用,文言文也同样如此。在文言文中常有对比句、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进行断句,常常能收到一处断开,数处同开的效果。

以2018年全国Ⅰ卷为例,“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这一句该如何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一句中“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两句话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分别从“口”和“志”两方面来写鲁芝,因此这一句正确停顿应该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排除答案B、D。

再比如2018年全国Ⅲ卷中的“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这一句,这里是说王涣晚年的做法,不难发现,这里的九个字分别是由三个动宾短语构成,“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句子结构一致,意义也相似,这样答案即可排除A、C。

综上可知,高考断句题是一道题型固定、难度不大、方法可循的试题,只要教师指导有方、学生复习得法,解答这道题是可以得心应手的。

(陈世宏老师 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12-15 16:23:42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