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十四期>个性飞扬

愿每一寸自由都有归宿

高二文(1)   余玉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众所周知,这首歌出自于女作家三毛之手。她用自身的经历,为无数世人抛下梦想的橄榄枝,述说自由的欢乐,流浪般的追逐。我也是因为这首歌认识三毛,了解三毛,最终迷上了三毛。

  很多人都羡慕三毛的生活方式,渴望接触大漠传奇的神秘,却最终无法挣脱现实的枷锁,被世俗名利所牵绊。可世俗名利在她眼中却显得微不足道,“活着已花力气,再要付出努力的代价去赢得成功的滋味,我是不会的。我不要当那个连苦味都没有的空杯。”所以,她辞去工作,离开家人与朋友,踏上了前往撒哈拉的旅途,来到那片辽阔的沙漠,开始自己另一段的人生。

  “其实,当初坚持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人是我,而不是荷西。后来,长期留了下来,又是为了荷西,不是为了我。”未知的旅途总是充满孤独与坎坷的,可三毛遇见了那个愿陪她万水千山走遍的人。来自异国的荷西,两人的缘分好似冥冥之中注定的一般,来自不同的国度,却在同一个地方,实现了平淡而深远的结合。1973年在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三毛与荷西公证结婚。

  三毛一生有过多任男友,荷西并不是最有能力的一位,可她还是决定下嫁荷西。“我从来没有热烈地爱过他,但我一样觉得十分幸福而舒适。”正是因为荷西将他全部的深情与热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挚爱的三毛。“在这个人为了爱情去沙漠里受苦时,我心里已决定要跟他天涯海角一辈子流浪下去了。”

  温情与浪漫的婚姻,流传下来,理应得到祝福与赞美。可网上却不断有人说:“三毛虚构了自己,虚构了荷西,更虚构了自己与荷西之间的爱情。”之所以发出这样的评论,无非是三毛多次自杀的经历以及最终自缢于病房的结局与她的文中那个追求幸福的小女人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是不一致的,便以此推断三毛所写的只是一个幻境,是希望在沙漠中也能风花雪月起来的理想状态。而我却认为:并不能因为三毛的死,就认为三毛心理阴暗,就无法写出追求爱的文章,她的生活就没有温情与浪漫。因为荷西就是她的源泉。这两个从来不称自己为他人另一半的人走到一起,在沙漠中,在极度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一朵传奇之花来温暖浪漫往后的岁月。

  荷西等了三毛六年,相守了七年,最终却挥别于她整个人生。在荷西的墓上,明明她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的不舍要倾诉。但却未说出一句,只是不停地写着: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安息。她的心随着荷西的死,也在撒哈拉的沙漠上随风而逝。

  她曾说过:“无论长眠于三尺地下的荷西变成什么样,依旧是春闺梦中,相思又相思的亲人”。她爱荷西,可却让他在等了多年后才说出。两人在漆黑的夜晚肆意地流泪。回想过往的种种,在荷西的墓前,终将爱用残生只说给他一人听。

  很多人都认为没有了荷西,她就不会再爱了。可她还是爱上了民歌大师王洛宾,对于这个年长她几十岁,已近黄昏的老者,她直言不讳地宣言:“他是我生活的拐杖。”但王洛宾终究还是让她失去了这根拐杖。并不是所有的船只都有停泊的港口,有的或许是只容搁浅的沙滩。在对的时间里遇上了对的人更是一种奢望,可她遇见了却失去了。有些人可以代替,却不能忘记。

  她的世界最终飘零,期待的一生也或许即将逝去。看破聚散、冷眼红尘的她,最终决定,将珍贵的生活和一切的深情交还给岁月,未来的路途,也不想再孤独地涉足。她肯定荷西亦如当初等她那样,等在另一个世界欢度不会逝去的欢乐。分离却是为了相聚。

  “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决不妥协。”这就是三毛,不慕世间风情物长,不争凡尘冷暖朝夕,向往自由,追逐自由。愿为世间一缕自由的风,默默地吹过不同的地方,不驻足,不停留。可她还是寻找了心灵的驻地,最终让荷西成为她一叶小帆的最后停泊口。对于三毛来说自由的归宿,便是邂逅了荷西。

(指导老师:阮正年)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4-06-14 10:16:26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