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六期>成长印象

人间至味是清欢

高二文(实验)  杨宏莲

  冬瓜的样子憨憨实实,挺逗人喜欢的,也常常成了外号来戏弄人,“矮冬瓜”“大冬瓜”地喊。我不明白的是,这瓜跟冬天一点关系都没有,咋就叫冬瓜呢?不过能消暑倒是真的。记得儿时整个夏天,就要靠冬瓜来度日,那会儿街市里都没有青菜,有的也是长得无精打采的,唯有冬瓜个个墩墩壮壮,随便二三十斤,买一个的肯定对付不过来,通常也就横切成一两寸厚的卖,买回家也够吃上一两顿。

  冬瓜好像从来都不贵,很是平民,最耀眼时也不过做八宝冬瓜盅,不要青皮、黑皮的,要选灰粉的才合适,在上部切开,然后把瓤掏空,填进薏米、山药等东西,再盖上“帽子”,炖几个小时也就行了。

  我记得到了大暑,当大人把尘封的坛子挪到院子来时,孩子们早就围成了一圈,眼巴巴地瞅着。揭开盖,然后一碗一碗地把里面的冬瓜水舀出来,一人一份。只感到清凉,还有甜蜜,“咕咕咕”透心凉!一瞬间,暑气全消。甜呀,是融进了东风的精华;凉呀,是吸足了日月的光华。

  看,萝卜的样子还是蛮可爱的,青头白脸还有胡子。儿时的故事不少都和萝卜沾边,比如说《拔萝卜》,还有跟小兔子有关的也大多会扯上关系。那时吃萝卜通常是做成萝卜干,切成一条一条,腌晒成酱黄色,咸咸辣辣的,嘎嘣脆,我们孩子最喜欢。这菜呢,通常是小菜,但也能登大堂,宴席里必备,不然客人们也不高兴呢。

  后来呢,是变得不那么喜欢萝卜了,那主要是食堂的威力,萝卜这东西利用率高,清洗容易,切削随意,烹饪方便,所以一直深深受到广大食堂大厨们的欢迎,日日烹、日日煮,把大伙的脸色也调剂得跟萝卜似的,青一阵、白一阵。

  现在嘛,又开始有点心悦了,正所谓“少食多滋味”。苏轼曾经吟到“浓妆淡抹总相宜”,我揣测也就是冲萝卜说的,不过,按我的口味,萝卜还是浓妆的好。特别是用来焖牛肉,用瓦罐细细地焖上几个小时,肉味都渗透了,揭开锅盖,满屋浓香,满锅红艳艳的牛肉先放一边,举筷就直奔萝卜去了。那萝卜,咳,口水快下来了,那萝卜,一口下去,浓汁四溢,香喷喷的,热辣辣,烫得哈哈呵气,合不拢嘴,不得咀嚼。

  听说北方还有一句谚语:“吃了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地爬。”南方广深地区也会说“菜头”“新年添得好菜(彩)头”。嗯,原来这萝卜还是吉祥物呢!

  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小镇,乡人善晒,腊肠、腊肉、腊鱼等等,无所不能,且必色香味俱全,而闻名于方圆几里。

  旧时生活大抵清寒,腊肉已是上菜,无不切得精细,堆放入小蝶,又或整条放于饭头上熏,一开锅,肉香扑鼻,浓汁尽渗入饭中,就是白饭也可下肚三大碗。

  我舅妈家里善做腊味,先把五花肉腌制好,后以大酱涂抹通透,再用棉线细心栓好后晾晒风干,那日晒要好日头,那风干要好北风。日子够了,烹食时,但见肉色乌亮,酱香弥散,肥肉泛着油光晶莹通透而不腻人,风味独特最宜下饭。

  这两天天凉,奶奶腊的鱼干,用的是八斤以上的大花鲢,姜丝酱油饭头蒸,香味一股一股的,金黄油亮,啊!实在太幸福了,不待说,米饭三大碗。

  腊味,买来的总不及自己腊的好,烘房里的又怎比日晒的香。它算不上什么佳肴,但熏染着纯纯的平民气,渗透了浓浓的乡情味,这可比山珍海味!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12-15 11:30:38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