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九期>整本书阅读

下乡的文字与进城的语言

高一理(13) 杨心蕊

  文字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远古时期,元谋人尝试着用肢体语言来交流,渐渐地,原始人的智力成熟了,发明了文字。最早的文字是“结绳记事”,逐渐演变为甲骨文,直至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

  乡村的人们生活在熟人社会,语言也因此十分熟悉,不论家乡话与普通话的差别有多大。而城市的人们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说着正经的普通话,却始终少了一份味道。当乡村的语言进入城市,城市的文字下到乡村,俗文化与雅文化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文明。

  城市的人们接收着最新的信息与文字,受到优良的教育,未来也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乡村的孩子呢,因教育资源的匮乏,不重视学习甚至没机会学习,渐渐走上了父辈生于农长于农的道路,直到支教的产生改变了这一局面。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们将城市的文化带到乡村,一些从未听过却真实存在的文字进入乡下人的视野,他们感到新奇又激动。其中一些文字给他们带来欢乐,让他们与陌生而又繁华的大城市有了一些接触。乡下人有了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不再生于农而长于农,而是生于农而长于市。

  下乡的文字由于其实用性,给乡下人带来了益处,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乡村的语言也给城里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

  在我们平桥乡,最初人们用熟悉的家乡话交流:“可吃过勒?”“吃了,烀的玉芦锤子,麻个一起上集?”一般平常的对话,因其熟悉的语音,声调而变得蕴味十足。“玉芦锤子”就是玉米,平桥乡人最爱吃,是早饭的不二之选。随着时间的推移,吃玉米的人潮涌入城市,“玉芦锤子”也进入了城里人口中。

  乡下的语言受到区域的限制,存在特殊性,因此一旦传入城市,就像一块芝士蛋糕无意中撒上了可可粉,惊喜又巧妙。一个词,用另一种音调说出,甚至字也发生变动,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拉近人们的距离。如蛤蟆,用方言说是“癞癞猴”,一听到,便想起童年的时光,几个小伙伴、母亲的饭菜……

  现如今,城市和乡村的交流愈发密切,语言文字变迁的痕迹愈加明显。未来是否会有乡下人说着标准的普通话,闲谈着当今国际政坛的走向?城里人说着地道方言,时常关注农业收成?我不希望如此。因为变迁并不意味着代替,存有一份独特才是发展的本色。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17 10:23:05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