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九期>课题研究

高三语文备考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组 侯方胜

  2021年的高考“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今年有14个省市参加新高考,还有17个省是老高考。虽然我们参加的是老高考,但面对高考改革的大趋势,高考的内容面貌肯定会呈现新的气象。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促使我们要有新认识、新理念、新方法,决胜高考,从心出发!

  一、心中有书,明确高考动向

  语文老师要读两本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 2020 年起,实施新高考的省市不再制定考试大纲,未实施新高考的省份,考试中心不再修订新的考试大纲,现在沿用的是 2019 年的考试大纲,将来的高考命题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参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两本书应该成为每位老师的案头书。

  《课程标准》中对高考命题建议,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避免死记硬背。《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可以说,高考的每个试题都对应着课标所讲的这四个方面。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所以,我们不管处于备考的哪个阶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牢牢记住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时时关注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手中有本,夯实语文基础

  这个“本”是指教材、资料和试卷。一轮复习,梳理考点知识,利用复习资料,逐一落实,夯实基础;同时老师还要搜集、积累各种材料,丰富拓展课程资源,可以说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考量着老师的能力和水平。二轮复习,以专题训练为主,但对各类模拟试卷要精选,老师要把关,盲目刷题劳民伤财,甚至误人子弟;高考真题是“众矢之的”,要研究命题特点和答题方法,提升学生应试能力。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应该重视教材,教材的编订依据课程标准,最能体现课标的精神,老师要找到考点和课文的联系,在复习时多举课文中的例子,使学生意识到复习课文的重要性;要注意教材中的理论专题部分,如必修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逻辑和语文学习”“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等就是高考知识点,选修教材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每个单元前面的“赏析指导”,《外国小说欣赏》中关于小说“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的八个话题,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作用。

  三、目中有人,找准学情定位

  教无定法,复习课怎么上,没有固定模式。本着因材施教原则,我们可以因班施教,因人施教。根据班级学情,制定不同的课型,既可以有复习课、讲评课、训练课等常规课,也可以有阅读课、活动课、自习课等特色课。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聚焦学生短板,查漏补缺,如名句默写、文言词语,反复抓,抓反复,发现学生特长,及时表扬,如卷面书写,打造亮点,提升信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如作文互评、试卷互改、背书互查,既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无论高考怎么变,其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宗旨不会变。我们只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发展核心素养,具备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成为高考真正的赢家!

(陈世宏老师 编审)

   课题项目: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20年度立项课题“高中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内容研究”(编号:LK20034)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17 09:54:10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