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八期>课题研究

《师说》教学设计

 

语文组  周力军

 

【教学设想】

  本课设计之初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说服模型——信誉、情感、逻辑”来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一条线索。亚里士多德的“说服模型”原本是他在研究修辞和演讲时提出的有关劝服的理论。其实写议论文的最终目标也是要达到说服他人认可自己的观点这一效果。但是如此操作,有可能让学生理解为韩愈用《师说》论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服模型”。所以,我改变了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以第四段切入,以“不拘于时”引出写作缘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读结构,来了解文本严谨的逻辑论证;二读语言,来感悟韩愈的情感;三读韩愈,了解像韩愈如此有威望的人也会举孔子的言行来加强论证。接着,用亚里士多德“说服模型——信誉、情感、逻辑”来小结。最后引导学生要与时俱进,敢于质疑作者的话。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来论证此文,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论证技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已经有了一些文言字词、句式等知识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情感教育角度看,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师说》是一篇探讨从师学习原则的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接近。

【文本定位】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课文。本文是一篇针砭时弊、宣扬师道的文章。文章批评了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士大夫阶层的愚顽与可笑。

  必修三“表达交流”部分要求学生在学习本册课文时注意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第三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议论性散文。教材编写者在单元要求中明确建议“阅读时要注意其严密周详的就论证逻辑”“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升思维发展缜密性。

  2.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锻炼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思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提升思维发展缜密性。

  教学难点: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锻炼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思辨性。

【教学方法与工具】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感悟作者面对“耻学于师”现象的痛心疾首之情。

  2.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

  预习任务:通过查阅资料,完成本课导学案。

  课后作业: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师重道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是在中唐时期,人们对老师就没有那么尊重,甚至轻师贱师。为此,大文学家韩愈特地写了一篇文章批判这种不良的风气,大张旗鼓地宣扬老师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千古名作《师说》。

  二、检查预习

  课前已经叫大家预习了课文。

  这篇文章为谁而作?(李蟠)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写下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呢?

  明确: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三、研读文本

  韩愈想要宣示自己的主张,具体怎么去论证,才能使人懂、使人行呢?这篇文章的论证有三大特色。

  (一)读结构 —— 逻辑

  逻辑反映着因果、矛盾等规律,揭示着事物本质,使论证严密,是说服别人最有力的武器。由此可见,其杀伤性极强。那么本文的逻辑性是如何体现出来?

  1.请同学们朗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层层推理,论证观点的,并与同学交流一下。

  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论点是什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为什么要从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因此,要从师。

  怎么择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章论证严密,环环相扣,可谓天衣无缝。

  2.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段的逻辑性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他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论证

  有哪几处对比?通过对比分别得出了为什么结论?

  明确: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结论:圣益圣,愚益愚)

  父——子(结论:小学而大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结论:智不及)

  板书

  一、古之学道 (正)

  二、今之弃道 (反——对比论证)

  (二)读语言 —— 情感

  韩愈论证清晰严密,但他依然觉得还不够,需要更有力度,便注入了他的情感。我们一起来透过他的语言,来品味他的情感。请勾画出文中反映作者情感的词句,并谈谈这些词句反映出韩愈怎样的情绪。

  引导体会:韩愈认为从师学习的条件是普遍能满足的,从师学习是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例如: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说明从师学习的标准:惟道是从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说明老师无须远处寻,他就在我们的身边。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说明人与人之间完全可以互相学习。

  韩愈一再地强调从师学习很容易、并不神秘,鼓励人们多学习。人们必须要学习,从师学习本身又是很容易的事,偏偏世人犯糊涂,偏偏世人不学习,这才是韩愈痛心处。

  明确:语气词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惋惜)

  2.第二段三组对比: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其皆出于此?(揣测)

  爱其子——于其身      惑矣。(悲叹)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  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呜呼!(悲愤)

其可怪也欤!(嘲讽)

  教师总结:要想增强文势及论证力度,情感要充沛,至少是富于变化的,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语气词来达到其效果。

  (三)读韩愈 —— 信誉

  PPT展示: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

  译文: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追随老师学习,现在(唐)则没听说有人敢为人师;有的话往往讥笑他,认为是个狂妄的人。只有韩愈奋勇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的讥笑和侮辱,招收后进学生,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容色严正地当老师。

  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

  韩愈当时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作为一个文坛领袖,受到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当了国子祭酒,学生们奔走相告。韩愈仍觉得光用自己的信誉是不够的,他又用到什么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明确:举例子

  ①韩愈举了谁的例子?

  明确:孔子

  ②孔子一共拜四个人为师,分别向他们学习什么?

  郯子:学习官制,苌弘:学习音乐,师襄:学习弹琴,老聃:学习礼

  ③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向这些人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样就证明了哪句话?

  明确:圣人无常师。

  ④除了举例论证外。引用了谁的话?为什么要引用他的话?

  明确:孔子。有权威,增加说服力。引用论证

  教师总结:这一段又是举例子,又是引用,韩愈用这个来讲道理,道理没有落空,论证也落到了实处。总结一下,在说理的过程中如何来提高可信度呢?

  举例论证 + 引用论证

  (四)小结

  如何说服他人,亚里士多德很有发言权,他提出了一个说服理论模型,分别是“信誉、情感、逻辑”。这与韩愈的论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段:古之学道 (正)

  第二段:今之弃道 (反——对比论证)

  第三段:孔圣崇道 (正——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第四段:蟠行古道

  五、质疑探究

  但我们对经典也不要过于迷信,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认识必然也要与时俱进,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韩愈所说的话也不是句句都正确,那么你对第二段中韩愈所说的哪些话有不同的看法呢?

  学生思考,交流。

  示例:

  质疑1.今之众人一定不如古之圣人吗?

  质疑2.韩愈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不是轻视?

  参考意见:

  1.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受到当时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是古而非今,这个结论过于武断。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向前发展的,今人肯定超越古人。比如古人不会数理化,不会电脑外语等。

  2.韩愈对士大夫的智力在巫医乐师百工之下感到奇怪,言下之意是百工之人应该要比士大夫低一等,确实含有对百工之人的轻视态度。在封建时代,韩愈本身属于士大夫阶层,存在等级观念,看不起工匠,当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我们要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人人都是劳动者,职业无贵贱,工匠非但不低贱,“工匠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大国工匠丝毫不逊色于大科学家。

  当然,今天我们的见解比古人进步,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200年前,当韩愈不顾流俗的非难,“抗颜为师”,被指斥为“狂人”时,其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今天我们能够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本身就是对韩愈精神最好的继承。

  最后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一段,用朗朗书声表达我们对经典的敬意!

  六、拓展延伸(作业)

  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上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学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示?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并形成文字。

 

  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9年度立项课题《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立项编号:LK19037)阶段性成果

(陈世宏老师 编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1-07-19 15:13:37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