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八期>课题研究

细读《理水》人物

 

语文组 徐礼诚

 

鲁迅先生1935年11月创作的《理水》取材于神话传说大禹治水的故事,但作者并非为了向读者讲述古代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而是用杂文笔法托古言事,影射当时的政界、文坛,铺叙了一段烛照现代的荒诞剧。说到治理洪水,读者可能更熟悉“治水”一词,小说中也不排斥使用该词,只是标题用了“理”而非“治”,对我们读者来说,这多少带来一种陌生化效果,拉开了与大禹治水传统故事的距离,事实上也蕴含着一些消解英雄史诗的意味。

  小说以治理洪水为故事的中心线索,共四个小节,各类型人物形象的演变也分别渗透在这四段情节中,主要表现如下表:

情节发展




学者

里通外国

信口雌黄

 

 

空谈误国

草菅人命

 

 

百姓

愚昧无知

奴颜婢膝

 

 

庸碌麻木

谄媚权势

 

 

专员

 

尸位素餐

纸上谈兵

 

 

残忍不仁

顽固保守

 

 

 

艰苦朴素

沉沦异化

 

 

心系百姓

 

 

不畏阻力

 

 

勇于改革

 

 

脚踏实地

 

 

沉稳果断

  一、第一节:理水背景——文化山区的庸碌无聊

  小说开篇一段即充满着荒诞色彩,这也是阅读小说最初的心理感受,为全文阅读做了语境上的铺垫。叙述者不无戏谑地说,洪水爆发了,大地被淹没,百姓们除了躲上山顶,还“有的捆在树顶,有的坐着木排,有些木排上还搭有小小的板棚”,乱七八糟混乱不堪。对于这样一幅独具讽刺意味的插图,叙述者诡异地总评道:“从岸上看起来,很富于诗趣。”

  然而现实中是没有这种“诗趣”的。《理水》写作的当年及前一年,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出现严重水灾,民生凋敝,作者此时此处用了这一语反讽,恰好提醒了我们要注意小说接下来的讽刺及其对象。

  镜头逐渐由大背景推近到小场景,一个被称为“文化山”的地方。山上聚集着许多不挨饿的学者,山下杂居着“混混沌沌”的百姓。我们姑且称此处叫“文化山区”,把山上山下的居民放在一起分析,因为第一节讽刺的矛头指向了他们所有人。

  山上的学者不愁吃喝,他们的食粮都由一个叫“奇肱国”的外国提供,换句话说,他们的衣食父母是外国,这是一群吃里爬外的家伙。正像一切饭吃多了、正事少了的人们那样,他们要开始生事了。他们研究学问,研究研究那个据说派来理水的大臣禹究竟是何方神圣。学者中的遗传学家认为禹必定不能完成理水任务,因为他的父亲鲧失败了;考据学家考据出禹不是人而是虫子,因为他们的名字中有个“虫”。后来,考据学家干脆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以蝌蚪文写出一篇考据论文,来证明禹是虫子,却反而被一名乡下人抢白。

  至此,文化山上的学者群体已经呈现了他们的第一层形象:里通外国,空谈误国。他们不会成为理水的助力,反而会成为理水的阻力。

  那么百姓呢?他们深受洪水之害,是大禹理水的动力,会成为理水的助力乃至主力吗?

  当考据学家的论文写成后,我们对百姓的期待也就落了空。叙述者油滑地描述道,论文写在五株大松树上,百姓们“横竖到处都是水,猎也不能打,地也不能种,只要还活着,所有的是闲工夫,来看的人倒也很不少”。这帧画面真令人失望,学者们饱食终日,不在正道上用心也就算了,百姓们竟然也饿食终日无所用心,连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也如此儿戏,不去在意理水的方法,不去主动关心理水的任务,只是想着等待他人来解救自己,还被山上的无聊文人牵着鼻子去关心玄虚的内容,凑空谈家的热闹。

  这么看,百姓群像的第一个特征也就可以确定了,即:愚昧无知,庸碌麻木。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节中还是有作者肯定的人物的,虽然叙述者的语调看似客观,不置褒贬。这个人物即前文提及的那名抢白考据学家的乡下人,我们甚至可以说他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某些人格期待和理想。他敢于质疑权威,当场证明人是可以叫作禹的;他能够据理力争,用“鸟头先生”之名来反驳用人名诠释物种的错误逻辑;他还知道关心自己,到了饭点就去吃饭,为自己的生存而活着。仅这一点,也就比那些为老爷而活着的奴才们进步和高明。

  二、第二节:理水秀场——官民上下的粉饰太平

  我国文艺作品素来存在起承转合的审美结构,《理水》也暗合着这一传统结构来塑造人物。在第一节兴“起”出了一大片国人丑态后,第二节“承”接百丑图作了工笔勾勒敷色,层层渲染,活画出官民上下的形貌神态。首节我们对这类无聊人生只是失望而已,此一节已跌落成对这类无耻人生的绝望。

  人们漠然地听闻理水大臣考察的消息,直到一名百姓被大臣官船上的守兵打出了一个大疙瘩,才又热心起来。自然,只是热心地看热闹,争先恐后观赏那个疙瘩。这个伤员在后文中简直成了普通百姓的代言人,为了论述的方便,姑且称他为“大疙瘩”吧。

  打大疙瘩的官船里坐的不是禹,而是另两位考察专员。专员考察的第一天接见了文化山区的学者、绅士们,这些代表们轻描淡写地陈述灾情,粉饰百姓的灾后生活,还把水灾归咎于百姓。这里学者们表现出了他们的第二层形象特征:信口雌黄,草菅人命。

  之后的几天,专员或是游赏,或是休息,全无理水的心思。到了第五天,大疙瘩被百姓们威逼利诱作为下民代表来面见专员陈情。出乎意料,大疙瘩虽然并未能享受到学者们天上掉面包的特权,但是他在陈情中竟然也把灾后生活描述得与学者们如出一辙,还大言不惭道“我们是什么都弄惯了的,吃得来的”,对于不满的人们,“我们就揍他”,并放言“人心在坏下去哩”。叙述者不动声色地展示专员接见大疙瘩的场面,让读者冷静地观看一名天生的顺民骨子里的卑贱,将解剖刀划进民族的劣根性,展现出百姓的第二层形象特点:奴颜婢膝,谄媚权势。

  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第二节主要是两个场景,都是专员会见代表,不过同中有异,形象地塑造出专员的第一层形象——尸位素餐,残忍不仁。

  场景一是专员见学者。专员的反应被叙述者有意略去不提,仿佛他们也退到了读者的视角,读者和专员们一起冷静地观察学者们的众声喧哗。这一场景中专员形似木偶,不仅没有打断学者们的粉饰,也没有表态该如何理水(而我们读者已恨不得跳进场景中扇学者的耳光了)。此时,读者已隐约感到,这两位来“理”水的专员对待理水的态度其实是“不理”,不理不睬。

  场景二是专员见大疙瘩。因为对方只有一人,代表由群口变为单口,专员们的反应也就不能不提及。他们动起来了,看猴戏一般与大疙瘩交流。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两位木偶官尸位素餐的本事,还认清了他们残忍不仁的本质。

  三、第三节:理水实务——中国脊梁的务实改革

  在官、民、士三类人群的喧哗与骚动后,第三节里小说的主人公禹正式登场,他的理水观念和实务,与考察专员们形成鲜明对比。此节曾被删减作为2019年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材料,近2500字的第三节被删减千字,把专员们宴会上的奇谈怪论和禹太追骂禹的情节都删去了,这样可以放大禹的正面形象,考试中心的用意正是集中笔墨展现古代英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务实改革精神。

  第三节在从各地返回的考察专员们的宴饮作乐中陡然直“转”,禹和随员们横空出世,闯入宴会。对这些中国的脊梁,叙述者首先交代的是他们的外貌:形似乞丐、面目黧黑、衣服破旧,这是他们考察水灾时风餐露宿的真实写照。

  紧接着是禹太的一段插科打诨,侧面表现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与坚忍。回到衙门的禹并不讲究礼节客套,大咧咧坐上去便要与专员们商讨理水事宜。他简单地应付了专员们的虚与委蛇,便急冲冲提出改“湮”为“导”的理水策略,并就此与同僚唇枪舌剑。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实事求是、勇于改革的禹,也就对照着看出了官员们的第二层形象:纸上谈兵,顽固保守。

  该节最耐人寻味的是禹的形象。作者并未从绝对正面的角度来塑造禹,而是充分表现了他的复杂性,因而更具真实感。这恐怕也促使考试中心改变了以往全面分析人物形象的常规题型,设计出全新的任务引导式人物形象赏析题,即仅从中国脊梁的角度理解禹的形象。

  先来看禹的正面形象和人格魅力,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艰苦朴素,心系百姓。他跋山涉水,实地勘察了山泽情形,与百姓近距离接触,征求意见,“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为了完成理水任务而兢兢业业,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栉风沐雨。

  二是不畏阻力,勇于改革。顽固的专员们朝他鼓噪,极力反对他改变“湮的成法”,并上升到孝道,提醒他这是他父亲鲧的方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企图通过道德绑架来逼他就范。而禹并不畏惧这些阻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改革主张。

  三是脚踏实地,沉稳果断。宴会上舌战群顽一场,表现出了禹的果敢和沉稳。他的自信源于脚踏实地调研得出的真知灼见,因此他有底气大声宣布,他“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更何况在他的身边,还有一群和他一样务实改革的“像铁铸的一样”的同伴。

  那么禹在这里出现了什么不那么正面的形象特点呢?抛开粗俗、急躁等小节不论,主要的缺陷,是他对于陋习的容忍让步。这一缺陷在最后一节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正是对该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主旨。

  四、第四节:理水正果——铁铸脊梁的锈蚀扭曲

  最后一节一开始,叙述者的语调又立即回到了前两节的味道,且对禹的称呼,突然变成了“禹爷”。叙述者说:“禹爷走后,时光也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京师的景况日见其繁盛了。”接下来便是用富人们吃穿用度的奢华来诠释此“繁盛”。我们不禁感到,叙述者已在刻意拉开与禹的距离,没有了亲近感,英雄形象的融化消解正在产生。

  之后就是一批批的贡品被从理水前线运回皇城,接着是禹的返程以及他在舜面前的自诉功劳。禹理水成功了,终于修成正果;然而他“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与前一节迥异的禹,见证着英雄的光芒正逐渐隐没于庸众俗吏组合成的包围圈。

  英雄已经变质了吗?不,还没有;但是他正在向庸俗妥协,铁铸的脊梁不断锈蚀乃至扭曲。当小说开始“合”拢情节时,我们终于看到作者将民族劣根性的解剖刀对准了英雄,醒悟这不是一篇单纯地礼赞中国脊梁的小说,而是一首反思脊梁扭曲的长歌。这一主题在作者的杂文《扣丝杂感》中有着更加具体的分析:猛人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

  《理水》可视为对这段话的文学化表述。禹理水成功后,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包围他的人,之前是他水利局的一干下属,现在连皋陶也对他“肃然起敬”,“叫百姓都要学禹的行为,倘不然,立刻就算是犯了罪”。在内,猛人大禹开始讲究场面;在外,别人也看不清禹的本相,百姓议论最多的,只是禹在夜里化为黄熊疏通九河、请来天兵天将捉拿水怪等不经的传说,而不是他励精图治的大业和造福于民的功绩。

  小说在歌舞升平的热闹中戛然而止,却让我们读者在各色人等各样人生中陷入沉思。自然,我们拒绝做媚外麻木的奴才,也不甘于做淡漠保守的庸才;可是,又该如何避免陷入猛人沉沦、英雄异化的怪圈呢?

  作者没有在小说中开出药方,这也不是小说必须承担的任务。但这一困境不难破解,儒家传统文化里有一个“慎独”思想,常被望文生义理解为人在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要保持着谨慎的状态,以杜绝邪念的滋生。其实这样肢解了该思想乃至儒家思想的整体性,片面理解了“独”。宋代朱熹早已解释过了,独的意义“亦非特在幽隐人所不见处,只他人所不知。虽在众中,便是独也”。所谓“独”,主要是指“独知”——“人所不知而己独知”。慎独便是能够慎重地保持住自己更高明的人生认识和价值观念。小说中的禹是有“独知” 的,他知道理水对国计民生的意义,具有创新发展意识和民胞物与情怀,遗憾的是没能做到“慎独”,没有慎重守住自己人生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而会在小人的包围圈中逐渐迷失自己而终将被庸众吞没。当然今天我们还有一个更加具体的方法去实现慎独修身,谓之“不忘初心”。在人生路途上流连或彷徨的时候,多想想当初启程时的抱负和激动,或许更能奋勇向前。比如,用小学阶段的大学梦想来衡量一下现在的学习态度,是不是这个周末再出去玩就显得不那么适合了呢?沉沦的人生终究会变成一个残缺的因果复句,我们以为可怕的是写到了“所以”,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忽略了“因为”。

 

  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20年度立项课题《高中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内容研究》(立项编号:LK20034)阶段性成果

(陈世宏老师 编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1-07-19 15:11:21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