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十期>杏苑走笔

展现教育的魅力

政治组  谢  丽

  教育能否展现其魅力,能否彰显其美,关键在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均被作为参照系存在于教育对象的审视和评价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爱学生,并以身作则彰显教育之美,把教育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我们所施教的对象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灵性、活生生的生命体,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应该尊重他们。尊重的前提是真爱。爱,具有神奇的力量,是最高的教育艺术。教育如果不以爱为前提,就难以取得成功。
  现代中学生自主意识迅速增强,自尊心日趋强烈,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处处渗透着学生的自尊意识。一个慈爱的微笑可以让孩子感受你的亲和力;一句真诚的表扬可以让孩子体会你的认同感;一声郑重的鼓励更是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迎接挑战!教师在爱“白天鹅”的同时,更要爱“丑小鸭”,爱而不纵,怨而不弃;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体现在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接受同质教育的权利。当然,尊重人格、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非否认学生的差异,而应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要知道,尊重并承认学生的差异是有效教育的前提。他们渴望“幸福的学习生活”,渴望充满人性的关爱,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
  陶先生曾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当即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后,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时,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多么发人深省啊!四块糖教好一个人,这样的教育不正体现了教育的美和魅力吗?
  但不可否认现在的教育仍然存在遗憾。也许有人会不同意地说:“教育中如果出现了失误,完全可以在以后持续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加以改进。”这话当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因为我们的确可以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中改进我们的教育,但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说仅仅是一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却是一代,对学生个人来说是一生。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感到,每一个学生只享有一次中学时代的教育,而我们教育的失误给具体的某一位学生或某一届学生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很难弥补的——如果这种失误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那么,这种伤害很可能将伴随他的一生。朋友,请记住,心灵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能容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
  我认为,对任何一个教育者来说,其教育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原谅的:经验不足啊,工作粗心啊,方法简单啊,褒贬失当啊,等等;但是,最不能原谅的教育失误,便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
  我们曾多次在失误之后,这样原谅自己也这样对学生进行解释:“我是真诚地爱学生,我是一片好心啊!”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不管我们平时对学生有如何深厚的感情储备,不管我们过去在学生心目中有多高的威望,也不管我们以前对学生进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只要我们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哪怕是一记耳光,或者是一句辱骂,甚至也许只是一个鄙视的眼神,那么之前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了!
  我们批评学生时,有时不注意措辞,激愤之中往往尖酸刻薄,甚至会说出一些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话:“我永远不会相信你了!”“看来你是教不好的了!” “我没有你这个学生!”等等。这时,我们的言语就成了刺向学生心灵的刀子,这些话也无疑会击碎他内心深处“想做个好学生”的美好愿望!每当我们自以为“雄辩”、自以为“尖锐”、自以为“辛辣”的时候,学生的面部表情满不在乎,而心灵却在哭泣。
  因此,我想真诚地告诫我的同行们:永远不要对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欺骗学生一次;无论你在教育时感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我相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体罚学生,更不心罚学生,以身作则展现教育的积极向上的功能,教育的魅力就会彰显。这样,教育的美和魅力,就不是一件华丽的外衣,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

(本栏目校对:聂磊老师)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3-07-25 09:53:02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