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四期>教研阵地

搞好“地震”教学,普及地震知识

地理组     陈思平

  我国地处世界上重要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近年,环太平洋构造带又已进入活跃期,一些地区随时都有发生强震的可能。地理教师利用地理课堂对学生进行有关的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中主要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一、讲清“震级”,消除谈震色变心理
  震级是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三十倍左右。例如一个7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1000个5级地震。一般地说: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微震;3-5级的地震,人有感觉,破坏性不大,称弱震;5-7级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强震;7级以上的地震,破坏性最大,称大地震。全世界每年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是无感地震,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不到20次。所以对5级以下,特别是3级以下的地震,我们不必惊慌,对5级以上的地震要重视。
  二、扩展“地震波”,增强临阵不慌意识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弹性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这种波传播速度较快,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每秒5-6千米。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横波。其传播速度较慢,在地壳中平均速度为每秒3-4千米。当震波传到地面,引起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叫面波,它的速度最慢。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各种破坏性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强烈冲击造成的。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震中地区会感到上下颠簸,纵波不至于对地表建筑造成很大破坏。接着横波传来,震中区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横波会给地表建筑以强烈冲击。纵波和横波的时间间隔大致有10秒左右,所以人们感到纵波时,如能在10秒内迅速外逃,尚能自救,这称为“10秒钟自救”,如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还未反应过来,已来不及出逃,应尽量寻找空间小的地方躲藏。如在家里,可迅速躲在厨房、卫生间、墙角处或坚固家具下面;学校的学生应及时躲在课桌下;已出逃的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注意保护自己。地震发生后,如人已压在塌房里,这时应有足够的自信心,首先尽力除去身上的物体,然后要设法找到食物和水,千万不要大叫大喊,以免能量消耗过多,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应想法让外人知道你所压的位置,好让外人及时营救。震后互救的方法是一问二听三看四探五喊,从而找到被埋者的位置,救出被压者,减少震亡人数。
  三、介绍“地震前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发生前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可以为预报地震提供一定的依据。
  1、小震报大震
  在大震前,小震活动常有突然增多、减少、或发生地点出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等特点,因而可以利用小震的这种异常活动预报大地震。如海城—营口地震发震前24小时内,共发生了500多次小震。但并非在小震后都一定有大地震;也并非在大地震发生前都有明显的前震,唐山地震就是这种情况。
  2、地下水异常
  震前在地应力作用下,含水层受到强烈的挤压、变形乃至破裂致使水位在地震前突然升高或下降;有时地下水变苦、变甜、变浑、变清、翻花、冒泡等。根据这些异常预报地震可收到较好效果。但是由于气候、用水等因素,也能造成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因此,观察时忌带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要排除这些干扰因素。
  3、动物反应异常
  地震前的各种变化往往为动物的某些器官敏锐地感觉到,从而产生异常的反应,如1969年7月18日上午,天津人民公园的动物忽然出现异常现象:水中的泥鳅、蚂蝗上下翻腾不停,大熊猫痴呆不动,牛突然打滚不吃草等。经过分析,一致认为可能是地震前兆,并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过后不久,果然在渤海地区发生了7.4级地震。但动物的生理状况,如生病、饥饿等也可能造成异常反应,因此,必须去伪存真,加以细致分析。
  4、出现地声
  地震发生前,常有响声,称地声。地声听起来如闷雷滚过或像载重车辆疾驶而过,或像疾风怒吼、岩石破裂、铁器碰击等。地声的出现可能和地下岩层破裂有关,一般当听到地声后的几分钟或更短一些时间,地震就会来临。
  5、出现地光
  地震前后,特别是临震前时刻,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地光有多种颜色,如蓝白色、红色、紫红色,也有白、橙,黄绿等色。地光有时出现范围很广,笼罩着大地;有时像条带一样划过长空。地光有时一闪而过、有时可持续几十秒或更长时间。地光有时一闪而过、有时可持续几十秒或更长时间。地光的出现预示着就要发生大地震。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时,北京—大连的129次列车司机发现了地光后紧急刹车,使千余名旅客化险为夷。但地光要和闪电、流星、夜晚的灯光等区别开来,以免引起误会。

 (谭永胜老师编审    陈云丰老师校对)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2-08-03 16:31:27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