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期>教研阵地

以《香菱学诗》为例谈作文之道

语文组   郑  中

  《香菱学诗》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国艺术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此文原先是人教社大纲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红楼梦选读”单元四篇课文之一。现已“下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 上册》第五单元。这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讲的是,香菱这位由小姐沦为奴婢的聪明姑娘,受到大观园众多女诗人的熏染,一心想学作诗,拜林黛玉为师,专心致志,冥思苦想,由不会到会,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写出比较像模像样的诗作来。香菱三首咏月诗代表了她学诗的三个阶段。《红楼梦》博大精深,便是这节选的一段短短的文字也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赏析,课本便是从人物形象鉴赏的角度要求学生阅读理解的。但换一个角度,从“香菱学诗”历尽甘苦、终有所成的经历去看,此节文字还可以启示我们一些“作文之道”。本文的“作文之道”中之“文”,主要是指高中学生的应试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
  诗歌创作与高中生作文的写作当然不是一回事,但两者之间也颇有相类似处。诗歌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浓缩”的文章写作,在积累、构思、立意、结构、语言、情感、手法等诸多方面都能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发和指导。
  从宏观上看,“香菱学诗”成功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上的执着痴迷,勤学苦练。自从黛玉应允教她作诗之后,香菱便心心念念都在作诗上了,又是借书、又是苦读、又是细心揣摩、又是反复尝试,可以说到了疯魔的境地。向学者如此痴狂,焉有学不成的道理?二是客观上有黛玉的指导和环境的熏陶。黛玉是《红楼梦》中第一流的女才子,同时也是一位不错的教师,片言只语便能解人疑惑,度人金针。再加上贾府文化氛围浓厚,大观园里更有“雅士”群集的海棠诗社,香菱身处期间,学诗自然水到渠成。
  高中生的作文要想取得成功,从大的方面来看其实也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要靠自身的广泛阅读、勤于练笔,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写作水平;二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如学校设立的文学社团、组织的征文比赛、出版的文学刊物等均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写作环境,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和勇气。
  从微观上看,黛玉指导、香菱实践的“作诗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立意第一,词不害意。在了解诗歌创作的大致规范和要求的前提之下,黛玉特别强调了立意的重要性,指出创作过程中,思想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二、阅读经典,起点要高。当香菱表示自己很喜欢陆游的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时,黛玉立刻给予当头棒喝,并立刻推荐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言律诗和李白的绝句等。这确是很有见地的做法,因为作诗作文,最忌入手便学浅显之作,导致最终不知何为阳春白雪。三、细心揣摩,熟读深思。创作的前提是阅读积累,没有人可以不读书就能文如泉涌而佳作天成。要学作诗,就得老老实实把历代的经典诗作读熟读透,而后方能模仿,方能突破。四、信手取题,即时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作好诗,光靠一大堆理论方法的指导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练笔实践。这一点黛玉非常清楚,因此把大的原则谈完之后,便立刻命香菱以“月”为题,自行吟咏。
  以上的“作诗之道”同样适合高中生的作文。对于应试作文来说,无论命题形式和类型如何变化,立意和内容仍然是第一位的。近年来高考的作文题类型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卷不断改变,学生常常被“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概念搅得头昏脑胀,忽而向东,忽而向西,手足无措,恐慌不已。其实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这些概念和形式,而是好的思想和内涵。有了好的思想和内涵,无论面对怎样的题型,我们都能随机应变,写得精彩。在写作的积累阶段,我们也正需要向香菱学习,多读名家名作而不可追逐流行和时尚,或固执地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某些所谓的行文“风格”。如今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当繁杂,在众多的质量参差不齐的读物面前,他们往往缺乏鉴别能力,被一些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文风吸引,并大肆模仿。网络文学、无厘头文学、80后文学、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等往往都成了他们向往的“时尚”、追逐的“流行”,而这些东西都是有待时间来检验和淘洗的,真正有价值的、值得吸收和效仿的仍是那些永恒的文学经典。阅读名篇佳作的时候,不能泛泛一览即过,而应细心揣摩和体会其佳处所在,时间一长,写作能力自会随着鉴赏水平一同提高。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勤于练笔,不断尝试写作各种类型和题目的文章,在实践中尝试多种作文方法,总结经验教训。习作过程中,务求精益求精,反复修改。
  《香菱学诗》还为我们提供了三份香菱“咏月”的诗稿,它们标志着香菱学诗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对这三份诗稿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作文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从题旨上看,第一首诗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完全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观察、描摹月亮,通篇堆砌词藻而显得内容空洞、肤浅。第二首的结尾仿佛透露出作者的一丝心绪,但过于模糊,是寂寞?是惆怅?是淡淡的喜悦?不清楚。第三首则在末联直接以问句点明题旨,前面各联皆以之为中心。对于高中生应试作文而言,题旨明确是非常重要的,在短短的篇幅里,如果纯粹是叙述或者描写,而主旨含糊不清,那么它无疑是“失败之作”。
  从手法上看,第一首诗写得很幼稚,用语毫无含蓄,几乎纯是描摹,堆砌词藻;第二首能以花香、夜露来烘托月光,但又过于穿凿,拉了太多的东西来比附,结果脱离了规定的“咏月”而变成了“咏月光”了;第三首采用了拟人和双关的修辞,且有绘境,有用典,有侧面烘托,有特殊句式,有咏叹,多种技巧综合运用,浑然天成。应试作文的写作也应当尽量尝试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力求使文章生动有意趣。单调的手法只能产生拙劣枯燥、板滞无文的作品。但同时需要注意,手法的使用必须是内容表达的需要,要用得妥贴自然,不可刻意为之。
  从内容上看,第一首诗明显放不开手脚,为题所缚,写得过“实”,反而显得浅俗空洞;第二首能够化虚为实,从侧面去写月光之美,但已经偏离了题旨;第三首能够以虚写实,挖掘出月亮的文化内涵;又能由虚返实,将“难得团圆”的愁绪通过具体的实景、实境表现出来,显得意蕴深厚而又言之有物,实属难得。高中生作文的一个通病往往便是内容写得过“实”或过“虚”,不懂得对题目进行“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处理。如对“杂”、“愿景”、“时间在流逝”这样抽象的概念性的作文题,首先就应当对他们进行“实”化处理,这样才能写扎实、写精彩;而对诸如“人与路”、“提篮春光看妈妈”、“面对大海”之类的比较“实”的题目,则宜将它们写“虚”,尽量避免将“路”、“春光”、“大海”只拘泥在具体的实物或人物身上。
  从结构上看,第一首结构混乱,通篇大多是在堆砌形容,各联之间也无逻辑关系;第二首结构虽然明晰,但前三联都在描摹月景,只结尾稍作收束,显得结构板滞、无灵气;第三首则从首联的顾影自怜,到颔联的抒发幽怨,再到颈联的拓展境界、情景并出,最后尾联一声感喟,紧扣诗题且人月合咏,余韵悠长,可谓曲折婉转而又流畅自然。应试作文同样应当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或并列,或层进,或对照,或总分……总之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在方寸之间尽显结构的曲折有致而又脉络分明。
  此外,我们尚可从立意上看到,第三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超越前两首的“摹形画态”的局限而写出了月亮的文化内涵,同时又符合香菱这一人物的身份口吻、思想感情,显得情理恰切。高中生的作文立意也应避免一些不好的倾向,既不能过分幼稚肤浅,也不能故作深沉,无病呻吟,而要用清新质朴的文笔抒写出一个个健康向上的当代青年的思想和情感。这样的立意才是真正的好立意。
  鲁迅先生尝言“文章得失不由天”,除了创作实践,理论方法的总结也很重要。我们从《香菱学诗》里便能学到以上这些“作文之道”。虽然曹雪芹写的是多年以前的关于诗歌的一些创作心得,但细细分析,诗文写作毕竟有其共通之处,而且,香菱的“速成”学诗与今天我们高中生应试时候的“速成”作文也颇相类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附香菱《咏月诗》三首: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搂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王萍老师编审     陈曾曾老师校对)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2-08-03 11:04:49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