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十六期>园圃拾粹

关于我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

化学组   何伟 

我校学生的创造能力到底如何?为了解这些情况,我选高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创新能力中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等。具体情况如下:共计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为92.12%。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梳理、对比和分析,暴露出我校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尚可,但总体分析能力训练不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基本学习态度和个人获取、掌握知识的方法、经验和能力尚可,例如在问卷调查中,如图1所示对“你在学习或工作遇上困难时,常能自己独自去解决”,“你能够向其他学生或教师请教探索事物的答案和结果”问题的调查综合结果分别达到了78%和56%,但是对于分析问题的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能力薄弱,这点可以从“你遇到问题,能从多方面多途径探索解决它的可能性”,“你清楚地了解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等其他思维工具”,结果分别仅为11%和7%。

 

图 1分析能力统计

  产生以上原因的主要因素与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基础知识点的讲授与训练有较大的关系,多数学生对于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渴求是强烈的,但是由于在遇到问题时缺少有效的引导,而且分析问题的方法手段单一,使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因此导致学生的总体分析能力偏弱。

  (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较好,但综合能力偏差

  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单个知识点掌握较好,但总体的综合能力偏差。如图2、图3所示,在问卷调查中,对“你是否擅长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提炼”,“你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和问题有关的各种联系”问题调查的综合结果,选择答案“否”的分别达到了92%和96%。

  以上统计数据说明我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方法知识的讲授手段重视严重不足,特别表现在仅采用讲授的方式,而很少使用讨论、合作、对话、表述等多种手段,导致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但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方法的能力方面欠缺严重,学生的总体综合能力偏差。

 

 

图3 你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以及和问题有关的各种联系

图2 你是否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提炼

 

  (三)学生能基本掌握课堂所学,但创造能力薄弱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步骤、方法能够按部就班地练习并加以掌握,但是却很难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创新能力中的创造能力层面表现得较差。如图4所示,在问卷调查中对“通过对先前内容的梳理和比较,我能对完成对新知识内容的学习”,“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我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我经常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三个问题的调查综合结果仅达到8%、6%和5%。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学生能够提出和提炼问题,但是难以提出新的方法、解决方案等,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经验还是在动力上,对创造能力表现较差。

图 4 创造能力统计

 

(四)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欠缺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愿望,但在实践能力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无论是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还是实践动手次数和能力上,调查中学生均反映教学对最终实践能力培养上有所欠缺。

  可以肯定地说,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由于目前课程实施着重于知识点的讲解,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目标,并没有注重探求学生自身创新能力这一较高层次的培训上,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形成了一定障碍。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5-04-02 16:10:24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