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高一(1) 张新翠
要好好陪陪自己的亲人,不让他们的眸里染上失望。
——题记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人声鼎沸,处处张灯结彩。前几日,我与父母回到家乡,迫不及待地住进了刚装修好的新家里。明儿可就是大年三十了呢!
走出家门,放眼望去,家家户户早已贴好了对联。然,对面那家却光秃秃的,难免显得突兀。我禁不住好奇,走到了对面。
刚到门口,正准备敲门,大门恰好从里面打开了。入眼的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满脸沟壑,身上穿了件黑色的大衣,上面绣着大红的“ ”字,看起来很是喜庆。她看到我,微微一笑,面容像绽放的菊花一般使我温暖,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奶奶,想必她定然也是这般穿着……
“你是哪家的丫头啊,看着面生,快进来坐吧,我呀,正准备贴对联呢!”老奶奶一面说着,一面招呼着我进屋。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奶奶您好,我都快十年没回来住了……刚看到你家门口空荡荡的,觉得好奇就来看看,您家就您一人吗?”
原来啊,这家人家只住着老奶奶和八岁的孙女,儿子外出打工,两年没回来了,老伴又早逝。她和小孙女实在没办法把对联全贴好,所以啊,贴对联的事才推到“实在不能推”的现在。
听到这儿,我忙站起来,表示自己很愿意帮她们贴对联。老奶奶高兴地道了谢,把孙女叫了出来协助我。
正当大家伙儿喜气洋洋地贴对联时,屋内似有阵阵铃声传来。老奶奶略显激动地对身边的孙女说:“快,二丫,快把手机拿来,准是你爸……”小女孩像是听到了什么惊喜似的,眼前一亮,激动地忙跑进屋,一眨眼的功夫就将手机递给了奶奶。
“喂,儿子啊……”一得到老奶奶的确认,小女孩激动地直想把手机抢来,嘴里嚷嚷着:“我要和爸爸说话……我要和爸爸说话……”
站在椅子上的我低头看着她们,也替她们高兴,心想:许是人家儿子准备回来过年,快到家了吧?然,一转头,却看见老奶奶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那原本激动的眼神染上失望,只听得她那暗淡的声音回答道:“又不回来了啊……”
后面的答复我已无心在听,眼里全是小女孩那更令人揪心的眼神—
她就那样站着,静静地,呆滞地,原本灿若星辰的眸子染上化不开的失望,那样的眼神与老奶奶的眼神是重叠的,一样的悲伤,失落,孤寂……
我不知是怎样走出那氤氲着令我难受的眼神中的,此时,只怔怔地站着,站在一棵树皮斑驳的树下。
寒风不知何时袭来,将我面前的红色围巾吹到眼前。火红的颜色,是春节的喜庆,是老人孩子和亲人们团聚时的笑脸……而不是那令我难忘的眼神,不是失望,不是!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恍惚间,我看到了奶奶那失望的眼神。我伸手,想要抹去那眼神,却因为奶奶口中的话语而停在半空——
“唉,又不回来了,忙,都忙……”
奶奶,对不起,我不该只想着住新家,只想着自己在新家里过年,我应该一回来就去看您的,我应该陪您一起过春节的……
刺骨的寒风令我回过神来。我的手顺势拢了拢面前的围巾,门口枯树上不知何时又落下几片残缺不全的叶子;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不知何时才能摆脱那令人窒息的字眼,他们眸里的失望不知何时才能化开……
是的,我不知,我不知这些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肉刺何时才能被拔去,但我绝不让那失望的眼神出现在自己亲人们的眸子里。
那失望的眼神令我难忘,更令中国窒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