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十二期>心灵家园

净土

 

高三理(3)  郭晓宇

我的家乡在六安乡下,一个拥有美丽名字的平凡小镇——韩摆渡镇,她紧邻淠河,风景优美,气候适宜。

  小学二年级时,我便随父母到外地读书,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花花绿绿的景,心里却始终魂牵梦绕着这座小镇,一直牵绕了八年。八年里,那些儿时的记忆如电影般,不知回放了多少遍。

  我家屋后有一口池塘,一亩见方,那时候,这口池塘便是全村小伙伴的乐园,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园!春日里,哥哥带着我来到池塘边,和村上其他男孩子打水漂。小瓦块轻盈地从池塘这头漂到池塘那头,那边的男孩便也漂一个小瓦块过来。多么令人仰慕的打水漂技术!看着水面上荡漾开来的涟漪,我很是兴奋,也要一试,可那小瓦块经我的手一扔,却是直入水底,引得他们一阵嬉笑。到了夏天,这片池塘更是热闹非凡。池塘边上草木葳蕤,虫鸣声不绝于耳。庄稼地里也是一片幽深的绿色,只有人走得多了的地方,才有一条小径,那是混合着泥土气息与草木清香的小径。村上的小伙伴们从这条小径上雀跃而过,那上面,也有我的脚印。我们一路又蹦又跳来到码头边,男孩们便扎进池塘里,一时间水花四起。和着他们的叫喊声,女孩们不会游泳,却也不想错过这场清凉的水上盛宴。该怎么办呢?没关系,这难不倒爱玩的我们,那码头下压着的一大捆蓖麻便是我们的戏水好工具,它的浮力足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的重量。女孩们在男孩们的帮助下骑在一捆捆蓖麻上面,撑一支细长的竹篙,便快乐地加入这支戏水队伍了。而码头上捣衣的妇女,时不时用竹篮网到几只龙虾,丢给岸上的小孩子玩。到了秋天,对于乡下来说,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获的季节。儿童散学归来早,便搬出一大一小两只板凳在屋外写作业。大人们则在岸边的小路上忙碌地来回穿梭。金黄的玉米,给儿时的天空抹上了最亮眼的色彩。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地上积起了厚厚的雪。打雪仗是必不可少的,雪人也是会如期而至的。穿上臃肿的棉袄后,我们就像一只只会蹦跳的冬瓜了,在雪地上踩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手里打着用竹条编的、红纸糊的手工灯笼,同哥哥去池塘那边的大伯家拜年,那时的冬天那么冷,人心却那么暖……

  一晃八年过去,2010年的夏天,我要回家乡读书,带着儿时的记忆,带着对未来日子的无限憧憬,回到韩摆渡镇,回到我心中的那片净土。

  然而,八年的时间,那片净土早已换了模样。许多砖瓦房不见了,一座座小楼俊俏地立起。不远的地方,还盖起了小区。平整的柏油路、水泥路蜿蜒到遥远的地方,还横空出现了一条穿镇而过的火车道,不时呼啸而过一辆白色的“和谐号”……不,这不是我想看到的场景,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八年前,我以为我曾经的伙伴还在等着我,等着我回来我们一起跳跃在那条清香的小径上,去池塘边,哥哥教我打水漂,或是我们都在“水上乐园”嬉戏,或是搬出小板凳写作业,或是打着那盏灯笼……呵,可是,我明白这些事已成为不可能,时间的洪流早已将一切冲得无影无踪,我知道,我无法阻止时代的发展。当我只身一人站在如今冷清的池塘边,心中万分落寞,我知道我也阻止不了人事变迁,星移斗转。我也终于明白,八年里,这片净土只是存在于我的记忆中,人生如梦!

  如今,站在2013年的冬天里,这时的冬天没有小时候的冬天冷了,心里,却始终暖不起来。面对韩摆渡镇的变化,我知道我只能让自己接受,所幸的是我的脑海里还保存着这片净土的记忆,并且我会一如既往地将这份记忆小心翼翼地珍藏。

(指导老师:李玉婉)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4-05-09 15:48:47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