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七期>校外来风

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  孙德玉教授

 
  孔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的思想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教育上的统治思想,人们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人们学儒崇儒,以儒为荣。儒者成为知识分子的代名词。孔子本人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有“圣人”“至圣先师”“文宣王”“万世师表”等称谓。)其地位越来越高,一直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这完全是“权势者”所为,与孔子本人毫无关系。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世界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早在十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欧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他认为孔子只讲道德,而不传授任何神奇事物,从不声称神灵和先知,仅此一点就是无可比拟的伟大。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曾经几次掀起研究孔学(Confucius)的热潮,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等)还把孔子的伦理学说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这些都充分说明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深远。孔子作为一个私学大师、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一位尽职尽责且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的优秀教师。他也总结了许多从师、为师的好经验、好思想。从《论语》一书的记载来看,诸如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志存高远;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借鉴。
  一、热爱学生,忠于教职
  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意思是说爱学生,自己能不为他们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育这个事业,自己能不谆谆教导吗?这种精神正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的具体反映。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孔子三十岁开始授徒讲学,一直到他七十二岁离开人世,为了教育事业,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献身教育。直至“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这也正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事实上,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孔子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不断进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二是对学生,不仅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而且还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无私、无隐”。他曾对学生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未隐其学而不教的。《论语•季氏》记载了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孔门受业,弟子陈亢怀疑孔子给儿子以特殊的教导,于是便问孔鲤“有异问乎?”孔鲤说:吾父教导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故退而学诗、学礼。陈亢没有听到什么“异闻”,便得出“夫子远其子”的结论,即孔子对儿子和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的指教,而是一视同仁。这就足以说明孔子具有教育家的伟大胸怀。另外,还要使受教育者不倦,正如《学记》所指出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美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圣人”并没有什么神灵之光,不过是一个具有“仁且智”品格的优秀教师而已。但要做到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的。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既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又是人民教师现代的职业道德,在今天也是崇高而神圣的,值得我们大力发扬。
  三、言传身教,知行统一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他强调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这里,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如何做到身体力行呢?孔子特别强调:第一,“慎言敏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言必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第三,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学高和身正,孰轻孰重?)
  四、立志乐道,志存高远
  首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即所谓“志于道”,成为弘道扬道的仁人志士,为“道”奋斗终生。
  其次,强调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此即所谓义、利关系。他要求士君子必须做到“见得思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他明确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再次,要坚持长期艰苦磨练,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能经受任何困难考验,才能坚守志向,实现理想。
  五、克己内省,改过迁善
  这是孔子强调的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人的道德自觉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自觉行动。因此,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首先,他强调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不尤人”;其次,要善于自我省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再次,自我克制,要克制一切私欲、贪念和非礼行为的产生,做到视、听、言、动皆中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道德教育和修养的过程,就是长善救失、扬是抑非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态度,怎样对待“过”。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因此,他要求:第一,有过必改,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论语•卫灵公》),“不二过”,“内自讼”,不文过饰非;第二,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以别人错误为戒。此外,要“乐多贤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友辅仁”,要相互“忠告而善道之”(《论语•颜渊》)。
  六、后生可畏,教学相长
  孔子十分重视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并寄予后生很大的希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自己觉得不如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荀子的“青出于蓝”、韩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都是孔子思想的翻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后代与前代总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后代总是站在前代的肩上,比前人站得更高。孔子的“后生可畏”正是揭示了这一发展规律。孔子主张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在真理面前完全平等。他有一句名言:“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同时他还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这种“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学风。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民主的风气、师生关系才得以融洽,老师也深受学生的尊敬。孔子虽和子路、冉求、樊迟等争执很多,但孔子仍将他们培养成为济世之才。同时,他们对孔子也十分爱戴。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上最常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他教学获得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概念是由宋代教育家朱熹给予概括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其基本含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特长、志趣、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孔子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孔子对学生的了解可谓了如指掌:“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论语•先进》)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一个典型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三,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长善;纠正学生的偏短,解偏救弊。
  启发诱导是孔子教学的最高深的一条原则。他把启发式教学表述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把握学习者“愤”“悱”的时机,适时地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求知;二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做到触类旁通。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孔子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第一,掌握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当其时”而教;第二,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当其可”而授;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到未知,以见知隐,温故而知新,推陈出新;第四,教师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善于运用“切问近思”“叩其两端”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第五,存疑问难,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最后,教师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使学生始终处于欲罢不能、欲进不已的状态,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本质要求。
  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比苏格拉底要早,而且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从而确立了孔子在世界教育史上的首屈一指的地位。
  八、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这是孔子教学中解决学与思、知与智矛盾的一条重要原则。他既重学,又重思,强调学思结合,知智统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说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为思提供感性知识;思是学的深化,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在贯彻学思结合原则中孔子特别强调下列几点:第一,要博学好问,善于存疑问难,反对“饱食终日”的思想懒汉;第二,学习过程中力戒“意、必、固、我”,做到“四绝”;第三,善于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第四,由博返约,以约驭博,做到博约结合。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讲的是为师的条件,表面看来似乎很简单,其实要求很高。虽然只讲了两个条件,但要满足它是相当不容易的。所谓“温故”,就是对任教的学科内容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所谓“知新”,就是既掌握了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又有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路。而这两者同时具备,才能称得上一个称职的教师。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2-10-17 15:38:18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