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九期>关工委特稿

孝从善事双亲始

退休教师    赵葆德

  当今国学受人重视,《孝经》便是一例。此书早就被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称为“国学之宗”。从汉代至清朝,历来被人推崇。虽有糟粕,但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是主要的。其“孝亲养老,悦亲敬老”之理念就值得珍视。
  中华传统美德中,以孝为先,故人们常言道:百善孝为先。所谓“善”即美好之意,“百善”即一切美好之事。说到“孝”,此字是一个象形文字,其意为“儿子”毕恭毕敬依偎在“老人”身边。那末何谓“孝”呢?《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意即孝是天上永远不变的常规,是地上永远正确的道理,是对人的品行的首要要求。故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
  至于人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呢?《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之所以孝,则是基于报恩。因为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又是父母精心教养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和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产生报恩观念,即在父母年老后要竭力赡养,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以尽享天年。对此,《增广贤文》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之名句。动物尚且知道报养父母之恩,何况人呢?故唐代诗人孟郊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游子吟》)一直为后人所传诵、所称道。
  对父母如何尽孝呢?《孝经》上也说:“夫孝,始于善亲……”即是说孝从善事双亲开始,也就是从赡养父母、孝敬父母开始。《孝经》上又说:“用天地之道,分地之力,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意思是说利用天时,享用地产,行为谨慎,生活节俭,赡养父母,孝养父母。为此,古有《二十四孝》作为实践范例。如今人们又从物质上、精神上,尤其是生活上研究推出《新二十四孝》,倒是值得学习、践行。近年来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常回家看看》,就反映了不少对父母敬孝的具体内容,也是“新二十四孝”的真实体现。
  善事双亲的道理通俗易懂,也不难兑现。如今报刊、电视、网络宣传报道中有“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六安好人”“最美xx”的典型事例,不乏有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北京樊蒙就被人称为“疯狂孝子”,六安的徐大卉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的称号。但也有不能孝敬父母而做出令人愤概的不齿之事。为此,国家为保护老年人的权益而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作为中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不仅要学习,更要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

(本栏目校对:陈学江老师)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3-04-25 14:51:41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