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4) 王韦
中午,我和母亲去了二姨家。一进门,就听见外婆在嘟囔着国庆节回老家的事——她还是这样依恋自己的家。
外婆是九月一日开学时和我们一起来六安的。她一个人留在老家,大家都不放心。一个年过八旬的步履蹒跚的老人,万一磕着碰着了,那可如何是好?况且,外婆的听力和视力都不太好,我同她说话时,也得凑近她的耳朵大声说。即使如此,外婆有时还是会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外婆辛苦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才得以享点清福。可是,外婆到住在城市里的女儿们的家里都不习惯。她总是想着她的摇摇欲坠的老家的房子,想着她家乡的老姐妹,想着她待了七十八年的穷乡僻壤。
外婆是童养媳,她九岁时便到了外公家,在那里任劳任怨,辛苦地料理一大家子的人。外婆八十二岁时,外公去世了,但外婆一直倔强着,不肯到她的女儿们家中生活。无奈,姨妈们商量着,便让母亲照料外婆。
外婆无子,她唯一的儿子在五岁时淹死了,她的孩子们只活下来四个女儿。外婆的四个女儿待她很好,她也欣慰。只是外婆总惦记着自己的土坯房——那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房子。这次,外婆到二姨家来,不到一个月,便念着回家。外婆担心她的菜园子长满了荒草,担心她的房子漏雨,担心她养的鸡和猫饿着了……总之,外婆心里不踏实。她劳碌了一生,晚年却坚持要继续劳碌下去。
亲人们总叹外婆的不开朗,也总劝外婆要看开些,可外婆听不进去。
人,讲究叶落归根。那贫穷的小山村,是外婆的根,外婆对那里有浓厚的感情。我们做晚辈的,也该体谅外婆的心情,理解外婆不开明的原因。当外婆年老时,我想好好爱她;当外婆年老时,我该好好爱她,陪她经常回老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