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高三(2) 郝悦晨
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哀悼伤逝的书,纪念人心在二十年书籍时光中的一场奇遇。
——题记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慢得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打开书页,仿佛耳畔依稀还能听见木心悠悠然吟诵着诗篇,仿佛踮起脚尖就能触碰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匆匆光阴……
但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却越来越害怕。我不再相信快节奏的今天还能有《从前慢》的质朴呢喃,或许只会在“流光容易把人抛”的一天天里感觉信仰渐渐被吞噬。
直到我遇见了《查令十字街84号》——美国作家海莲·汉芙的作品。海莲是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但她嗜书如命。因为不堪忍受纽约昂贵庸俗的古旧书店,按照《星期六文学评论》推荐,写信到大洋彼岸的马克恩与科恩书店,希望购买绝版旧书。海莲很快获得回音:对方找到了她想要的书,还很细心地随信附上了英版和美版发票,并把找零附上。这一天是1949年10月5日。故事娓娓展开… …
海莲是个穷困潦倒的美国女作家,弗莱克是个严肃古板而心地善良的书商。她要的各类离奇古怪的绝版旧书他都能找到,而且细心地为她留意不同版本。海莲听闻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国百废俱兴,物资匮乏,开始不断地给书店寄鸡蛋、牛舌罐头等食物。信任很快建立。弗莱克的信总是谦逊、恭谨,而海莲是个鲜活的姑娘,或因一本好书欣喜若狂,或因一本烂书满腹牢骚。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加深,书信往来渐渐从海莲和弗莱克二人之间扩大到海莲与书店员工以及弗莱克一家之间。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无声的书信成为他们温暖平静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旁白和注脚。
从1949年海莲小姐寄去第一封书单开始,一直到1969年弗莱克去世,他们的通信一直延续了二十年。这二十年,英国从战后物资尚需配给的萧条时期,到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再到英国社保制度日趋完善。同样的二十年,弗莱克的书店冬去春来,店员或去或留,邻居老太太从很老变得更老。弗莱克买了辆二手车,在英伦过着标准的英伦生活。再后来一个女儿从学校的学生变成了手持教鞭的老师,另一个女儿即将结婚,而老太太也做好了成为外婆的准备。再后来弗莱克突然辞世。还是这二十年,海莲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编完一部剧换下一部,从城市的某个角落的小破屋搬至城市另一个角落的小房子。仍然每日读书,仍然孤身一人。而窗外就是时时刻刻变化着的、伟大辉煌的、拥有万丈光芒的纽约。唯一的变化也许仅仅是她带上了牙套,家里的书多了一些又少了一些。
如若有人想从这本书里读出什么跌宕起伏、激情澎湃,那定会失望。因为它只是如实记录了那么一小段机缘。这是海莲与那些好书的机缘,是海莲与查令十字街84号旧书店的机缘,也是海莲小姐与老派绅士弗兰克之间的机缘。
很难形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谊,可以让海莲·汉芙在很多年后将信件整理成这样的一本书。她在纪念什么还是在怀念什么呢?书中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 …”究竟亏欠的是什么呢?是那些查令十字街84号寄来的陪她度过的漫长岁月的书?还是那一封封二十年不曾断绝的信?还是信背后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以及他们带给海莲恰到好处的关怀?
正是这一封封的信和随信而来的书籍以及最终未能谋面的故友,陪伴海莲度过了漫长、重复、些许无聊的二十年。当失去时,海莲小姐怅然。二十年恰到好处的温情关怀实实在在地慰藉了海莲。
书信是海莲和弗兰克的信仰,《查令十字街84号》是作者海莲的理想国,更是爱书人的圣经。切勿匆匆前行,勿做丢弃信仰忘记归途的旅人。愿你我心中永怀信仰,在书本墨香中感受光阴的温柔。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带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 …”
——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