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组 李艳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就全国I卷历史试题看,整体较为平稳,而图表类历史问题相比前两年明显增多。其中25、26、33、42题都以表格形式出现,34题以图示出现,这不仅增加卷面的活跃感,也增加了试题的信息量,更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些很好体现了新修订的考试大纲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下面对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I卷)图表型问题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图表型历史问题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如历史照片,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邮票见证了实实在在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隐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倍受历史学家的青睐。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曲线图、饼状图、柱形图等不同程度反映数量变化。表格将各种文字材料归纳在某一历史主题下,信息量大,可横向或纵向比较,反映历史事实或本质。
一、2017年高考真题
25. 表1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郡级政区 |
汉高帝十二年 |
前195年 |
15郡 |
汉文帝十六年 |
前164年 |
24郡 |
汉景帝中六年 |
前144年 |
68郡、国 |
汉武帝元封五年 |
前106年 |
108郡、国 |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此表格反映西汉朝廷自汉初至汉武帝时期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
26. 表2
记 述 |
出 处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
《旧唐书�高祖本纪》 |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
《旧唐书�太宗本纪》 |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
《新唐书�高祖本纪》 |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
《新唐书�太宗本纪》 |
表2为不同史书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C,此表格以不同史书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需要区分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
33.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
|||
年份 |
约1770 |
约1790~1793 |
约1830~1835 |
数额(百万英镑) |
140 |
175 |
360 |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
年份 |
1755 |
1797 |
1835 |
指数 |
42.74 |
42.48 |
78.69 |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D,此表格是两个变化表的结合,可见英国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
34.
图4
图4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D,以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学生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找准时间是关键。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时间 |
中国 |
外国 |
14—15世纪 |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
16世纪 |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
17世纪 |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以图表形式出现并非首次,只是本题时间跨度大,中外关联事件较多,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可比性较强,要求学生有效提取历史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
二、图表类试题特点
1、题量多,范围广。2017年高考全国I卷历史图表题共5题,这是自2014年高考全国I卷纯文字题以来图表型历史题量最多的一次。从考察范围看,涉及汉代郡国制、唐代史实、英国工业革命、苏联经济建设、14——17世纪中外历史等,有古代、近代和现代历史,范围较广。
2、能力要求高。图表型历史问题对考生能力要求比较高。相比纯文字型历史问题,图表型题信息量会更大,在基本的阅读能力下,更要求考生具有比较、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其中把发现问题的能力置于首位。图表型历史问题迎合了新考纲的要求。
3、稳中求新。尽管图表型历史试题并不少见,但2017年高考全国I卷历史图表题还是凸显新意。例如第26题史学方法利用表格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的理解和区分,很有新意。再如第42题,开放性试题一直是高考的实验田,今年高考这道题同样有新意,表格形式汇集较多信息,如何对材料去粗取精,找准论点,中外关联,并言之成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大。
4、灵活多变。高考试题都是新材料、新情境,信息量丰富。图表型历史问题符合高考试题的需要,新材料、新情境以图表展现,使试题灵活多变,对考生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定程度增加了试题难度,也使整个卷面形式多样,灵动活泼。
三、解题思路
1、看清图表名。一般来说,试题的图或表都有各自的名称,有的显性,有的隐性,弄清图表名及含义,是成功解答试题的首要步骤。
2、认真解读图表。要认真审读图表,除了标题之外,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都很重要。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3、注重图表间的联系和比较。凡图表较多的试题,都会进行联系和比较,如2017年高考I卷第33题和第42题,看是一个表格,实际是两个表格的整合,所以联系和比较是必须的。
4、论从图表出。解答历史试题要求“论从史出”,图表就是史料,那么,论点或者论断就需要结合图表得出。一是根据图表得出相应的论断,二是以图表内容来论证某一论点。
5、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6、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四、备考启示
2017年高考已过去,2018年高考的战鼓已擂响。对迎接2018年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高考试题,进行高效专项训练是高考取胜的重要步骤。那么,就高考趋势看,图表型历史试题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多思考、多训练。根据图表型历史试题特点和优势,教师和学生要搜索各类图表题,进行整理归纳。善于捕捉身边的图表,如广告、漫画、邮票、年画等,思考各类图表的信息和本质,遇到试题进行训练,做到熟能生巧。
2、找规律、找方法。题目做多了,要善于总结。图表型选择题的难度往往在选项,因为题干和图表大多能看懂,选项中干扰项增加了选择的难度,所以要带着选项回到题干和图表中找准答案;对图表型非选择题的图表内容解读至关重要,既要横向、纵向比较,又要把握整体和局部。像2013年新课标全国I卷文综历史的41题给出了两幅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是典型的信息说明题,今年的全国I卷42题将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让学生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是典型的材料论证题。
3、学会举一反三。有些试题选取的图示材料不同,但与某一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相关,所以思考和选择的方向必须结合这一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相似的,例如“从图示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该图示说明当时……”而表格材料必然存在纵向或横向比较,这在历史复习中是常见的,例如必修课书本的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还有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三本必修教材本身就有横向联系,每本必修教材单元间也有横向联系,单元内有纵向联系。所以,高三复习要从全局出发,高屋建瓴。
(栾宜斌老师 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