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七期>刍荛之论

做一个敢于“捞月”的人

高三理(14) 任才鹏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中的猴子可谓被无数人嘲笑过千万遍,人们嘲笑它们的无知与天真,竟想着捞起水中之月,这个至少在我们看来荒谬至极的行为。

  但捞月真的可笑吗?我们不妨转念一想,猴子哪里知道水中那明月下不过是一个倒影?我们把自己的见解强加在这群敢于追求美好事物的猴子身上,嘲笑它们是那样的无知。或许事实上,真正该被嘲笑的是我们自己,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我们又有多少人丢失了追求美好的勇气呢?真的很多很多。

  究其原因,莫过于两点:一是畏惧困难,在行动上便坚持不下来;二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害怕被人笑话,在心理上亦败下阵来。于是日子久了,自己便麻木了,开始时的雄心壮志早已被抛在脑后,没有困难的日子自然过得安逸,谁又愿意再去直面让自己遍体鳞伤的困难呢?于是那些仍在坚持的人便像寓言中的猴子一般,成了异类,那些自负“深明大义”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声批判:“你们看,他可真傻!”

  让我们都做一个像猴子一样敢于大胆的去追求自己向往的事物的傻瓜吧!早在几十年前,徐志摩是个傻瓜。他钟情于林徽因,为她作出人生的第一篇诗歌,为她手执纸伞在雨巷中静静守候,但二人都始终保持着那若即若离的朦胧距离。或许徐志摩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追求,林徽因于他不正如那水中明月吗?阴晴圆缺,明暗交替皆拨动他的心弦,倘若伸手去取,得到的却只有水面上泛起的阵阵波纹和波纹之下愈发模糊的月影。可他仍会在水面平静时伸手,挽起一手掌的水,他发现那里面也有一个月影,可是随着水从指缝一滴滴流下,他才明白月亮还在水中,不在手心。在这苦苦追寻中,可望而不可及或许也是一种美好吧!一次次失去又重来的艰难过程和饱受人们非议的内心折磨又算什么呢?

  猴子捞月并不可笑,倒是那些丧失了追求美好的愿望的人着实有些可悲。徐志摩便拥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作为一名诗人的他不仅把向往的美好深藏在笔下的一字一句之中,同时还用力的追求过,用心的努力过。

  为你自己也找一轮明月吧,如果它在水中,就做一个敢于“捞月”的人。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7-11-07 14:50:01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