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期>杏苑走笔

皋城的最后一段老街

退休教师  赵葆德

  吴之信先生的《皋巢集》(作家出版社)中有文曰《给老人留点回忆,让青年了解历史——对老城区改造的一点建议》,文中写道:“但也感到,能有一段老街保存下来,留给人们一点回忆,也可以见证历史,那该更好。”这是作者建议保留西门外那一片老街,让后人还能看到昔日皋城老街的风貌,其用意文题已十分明确。随着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推进,2014年西门外的草市街、横街、三里街全部彻底地拆除了。皋城只剩下最后一段老街,那就是现今从文庙街西端与夏巷口交界的茶叶拐起,向北延伸的鼓楼大街,再经书院拐向东至潘家拐,再转向北至老城北门口的北大街。其形状好像老式汽车发动机的摇把。这段街的后面正是西城墙、北城墙的一段。其高处距下面老城河沟地面,大约一丈至三丈不等,城墙根基全是青色条石砌成。至今之所以未进入改造工程,或许与此有关。

  这段街长约一华里之多,宽约四、五米。路面原先全是青色条石铺就,其后被混凝土铺成的水泥路替换,偶有路段两边还镶着长长的青色条石,路面平整光洁,行人车辆行走,十分方便。街两边的房屋大多是小瓦青砖,偶有马头墙可见,显得古朴幽静。昔日这段街面繁华热闹远不如鼓楼南北街面,也不如东大街、西大街,甚至不及北外街。记忆中这段街面没有米行、布庄、百货店……所以生意没有那么兴隆,人流没有那么稠密。尤其是从书院拐至潘家拐之间的北侧,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行政区所在之处。国民党时的县政府、抗战初期的省政府都在这里。解放后的县政府、法院、检察院都挤在这里,其后被改建为县医院及其家属居住区。其南侧除茶水炉、蒸炸店、风筝店、小饭馆、中药店外,多为百姓居住。书院拐南侧的苗家花园是城内最大的私人花园,其后被改建为兵役局、人武部沿用至今。只有茶叶拐、潘家拐是商贸集中区,那里有不少老城的商家名店。象茶叶拐的文华园茶楼、福泰长黄烟店、沧浪浴池(俗称“小沧浪”)、二品斋毛笔店,尤其是这里印刷行业集中突出,有裱画店、刷纸店、石印、脚踏小圆盘的铅印,还有山陕会馆。潘家拐的一带有长春楼茶馆、李久和黄烟店、太和春中药店、张姓白铁店,向北还有手工擀炮竹(“爆竹”的俗称)的十余家炮竹店。因此,这两处每天还是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笔者几十年来也常在这段街面行走,眼观耳闻这里的世事沧桑。由于老城区的改造,明都小区的建成,以姓氏为名的潘家拐一带街面,如今风光不再,近年已形成了老街面高,居民小区低的半边街。但老街昔日风貌并未彻底消失。沿街仍可见陈旧的铺板门,那些门面的破败、落寞,让人回想起它往日的繁华、兴旺。只不过大多数门面房由三间改为两间或一间,木板门换成了卷闸门或铁板门。而沿街更多的是一家一户的小铁门、小木门。在老房子上搭起了青砖或红砖砌成的空格式晒台,成为小民百姓尤其是未能迁往居民小区的老头老奶的乐居之所。昔日茶香四溢的茶叶拐两层楼的文华园门面仍在,蒸炸店中的包子、油条、胡辣汤等传统早点,仍在为上早班的人服务。附近两层旧楼,一间门面的中药店,面朝街面的山架上摆放着大小不等、高低有别的药瓶、药罐,几十年来店主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病痛,让人想起中医药对小城百姓的一大功劳。

  在这段老街中,还有茶叶拐稍北、门对便门口的山陕会馆,它是城内十一个会馆中仅存的一处旧址,又是城内“馆宇宏大,庭院深邃”的三大会馆之一,它“内有戏楼、看台、会堂、学堂、宅舍、膳房等”,是外省县商旅来此客居、集合、结社之地,由此可见昔日皋城商贸的繁荣,解放后被县印刷厂、县建筑队所用。如今仅从外面看,院内仍然宽敞、开朗,不过已成为小民百姓居住之所。再次,还有书院拐是鼓楼街和老北大街的分界线。清同治年间,赓阳书院迁址于此,书院拐因此得名;1918年夏,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创办于此,校长沈子修;其后,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走出了朱蕴山、王明、阿英(钱杏 )等名人;解放后,为中级法院家属区所用;近年,经过维修,有临街房三间,青砖墙体,灰瓦屋面,大门有“三农”简介和2005年市级文物保护的标识,值得后人怀念、敬佩、瞻仰。

  名人梁启超曾说过,老年人常想以往。如今,每当我行走在这段老街中,不少与我及家人的有关往事,由近而远引起了我的回忆,以至难以忘却。“沧浪池”,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它是皋城最早的两家浴池之一。至今门头上还有白漆留下的模糊名字“沧浪池”三个字。室内两层木楼临街。每逢深秋冬春还在营业,为老城居民洁身服务。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带儿子在其沐浴,其后又同儿子陪老父在此洗浴,因而留下深刻印象。茶叶拐向北的九拐巷旁边有一家裱画店,上世纪五十年代老父曾带我租住在这里一个姓酆的人家。街对面有三间门面三进的房屋,几十位拉小板车的工人组合在一起在此谋求生计,大家称此处曰 “大公堂”。老父每天早晨去那里等候派活。可是那时活计少,经常吃上顿愁下顿。父亲迫于生计,把做生意时唯一留下来的紫檀算盘卖了,直至连天天要用的热水瓶也卖了,用来换取临时生活费。如今“大公堂”早已被改建为搬运工人宿舍了。还有潘家拐北边的李久和烟店,那是城内名气大的十几家黄烟店之一,当年三间门面,十几张烟刨。二十年代起,父亲就在那儿做学徒——当小贯。三年出师后成为朝奉,干了十几年后才和同行人合伙做黄烟生产。

行文至此,笔者确实感到吴之信先生见解颇有道理,一段老街不仅见证历史,也引起了我的几多回忆。我深信当今青年人读了此文,再行走在这段老街上,也一定有良多感触吧!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5-12-30 10:56:19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