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二期>学海探珠

祥林嫂的反抗精神何在?

河西校区语文组 孔德莲

  《祝福》这篇小说,最难分析的人物形象恐怕就是祥林嫂和“我”。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课堂前线上的老师和学生,对祥林嫂的形象定位都颇有争议。传统的教学观点将其定位于旧社会地位低下、命运悲惨、被奴役的、愚昧的劳动妇女,而笔者觉得祥林嫂怀疑、觉醒和反抗意识在小说中的表现还是很充分的。

  一、从她出逃婆家,累却笑着可见。祥林嫂初到鲁镇是“一年的冬初”,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丈夫去世不到一年,她就叫卫老婆子带她进鲁镇做工(后文卫老婆子亲口说“她求我荐地方”),可见她是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按照封建礼教的条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虽然他们没有孩子,还是要听从婆婆的管教。而对于严厉的婆婆,她没有驯服,对于刚死不到一年的丈夫,她没有守孝。她的行为一开始就迈出了礼教约束的界限。来到鲁镇后,她“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祥林嫂与那些“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的工人们相比,实在是太勤快,太爱劳动了,勤劳得简直有点过分了。我们甚至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女强人”的形象来。这种勤劳不仅是她美德的体现,还是一种精神自律和自我价值提升的方式。通过劳动获取生存的意义,通过认真对待工作,积极地甚至超前地完成工作,来表现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她的“满足”和“笑影”,又何尝不是她对摆脱掉牢笼般生活的欣慰与满足?

  二、从她被迫改嫁,以死相抗可见。从她的婆婆和小叔子逼迫她改嫁来看,祥林嫂的族人是不要求她从一而终的,祥林嫂没有从殉的外在压力;从后文祥林嫂与贺老六感情生活稳定来看,她没有从殉的生理和心理原因。然而祥林嫂被迫改嫁的时候却“真的出格”、“实在闹的厉害”“抬到贺家 ,喉咙已经全哑了”,三个男人都擒不住她。可见,她的“闹”不是一场装模作样的表演,而是真心拒绝婆婆的逼迫。上文已经说到,她是好不容易从前夫家逃出来的,好不容易过着满意的自由生活的,因而她又怎么会愿意再次深陷囹圄?她的拼死反抗不也是再次反抗封建家长淫威的表现吗?

  三、从她沉默不语、倾囊捐“槛”可见。祥林嫂在遭遇了丧夫丧子的不幸后,变得爱唠叨了。她不顾人们的眼神和语气,只顾说着阿毛的惨剧。这是可以理解的。女人们受到一些小挫折,往往会倾诉,会发泄。何况她遭遇了这样大的不幸。她的每一次呜咽、每一次痛哭、每一次倾诉都是一个脆弱的女子真实自我的展现。然而当她的邻居和同事们厌烦、嘲笑她的时候,她就开始不再说一句话。“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一瞥”极为简单的眼神勾勒,却能看出祥林嫂对那些无聊看客的鄙薄;从无休止的痛哭宣泄转变为缄口不言、默默承受,也能看出经历灾难之后,她的生命逐渐转向成熟。 伯斯顿曾说:“缄默有时就是最严厉的批评”。谁能说她的沉默不是一种反抗?

  她听从柳妈的建议,又获得庙祝的允许,于是她花掉历来的积蓄,去捐了门槛。这一条历来是被认为她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最强有力的佐证。然而大家却忽视了一个细节:柳妈为了她能在阴间不受被锯之苦劝她捐门槛,而她自己更在意的是捐门槛后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可以“坦然”的去拿祭祀的福礼。当捐完门槛后,四婶依旧不准她碰福礼,她的精神才完全崩溃。试问,如果她能像柳妈一样热衷于传播流言,如果她能像周围的村民一样善于咀嚼别人的“趣事”,如果她能像那些老人们一样追着听一段悲惨的故事,就能叹息一番,满足而去,不就能用许多微小的欣喜来慰藉悲伤,填补空虚的心灵?祥林嫂在鲁家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工钱可以拿,她可以不用在乎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即便她不能沾福礼也可以稳稳地做着奴隶。可她为什么那么在意福礼的事?她苦苦争取的不就是一种人格不被践踏的尊严吗?

  四、从乞讨五年,问灵魂有无可见。一个饱尝心酸、漂泊多年、孤苦无依的女人在万家团圆、满镇喜庆的节日里渴望温暖,渴望亲情,难道不是正常的吗?一个在活着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亲人,一无所有的女人,问有无灵魂,有无地狱,就能说明她迷信、愚昧吗?祥林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有着正常的心理需求。我们不能苛求她,不能把她神化。然而当一个见识广的知识分子都不能清楚地回答她灵魂的有无这个问题时,她随即死去。她生没有盼头,死也没有盼头。她得不到任何精神或灵魂上的慰藉与寄托。她的死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死,是绝望而死。这种虚无感和绝望感也是鲁迅自身所体验过的。“自我厌弃对于鲁迅,乃是作为启蒙者的他长期经受希望和绝望的折磨的产物。我们已经知道,鲁迅以中国人的现代生存为其人生的最大希望,但屡次被推倒到绝望的境地的他,对这希望实现的可能性产生深深的怀疑,在信念式的希望和事实性的绝望之间,他受尽了煎熬。长期在痛苦中煎熬而又无望的状态,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痛苦的主体对自身产生怀疑甚至厌弃,形成自我的危机。” (汪卫东《鲁迅的又一个“原点”——1923年的鲁迅》)总之,她的死亡是生存的虚无感和绝望感导致的死亡,与封建迷信没有关系。

  五、从其死亡时间和题目可见。作者在小说开头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鲁镇家家户户为“祝福”忙碌的热闹场景,突出以鲁四老爷为首的鲁镇人们对“祝福”的重视。这一天按说应该要万事顺利、人人和睦的,以表示对神灵的恭敬。而被视为不洁的祥林嫂却在这一天死了,可见是晦气的。祥林嫂的死打乱了鲁镇为祝福而准备的秩序;祝福是祈求平安幸福的,而祥林嫂既不平安也不幸福,反而死了。这是对神灵的挑战,对鲁镇祭祀的讽刺。鲁迅安排被大家侮辱、欺凌、逼迫的祥林嫂在人们最沉醉、最快乐幸福的时候死去,可见祥林嫂的“死”就有反抗性意义。

  其次,从题目来看。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生命才有资格得到鲁迅的祝福?绝不仅仅是身世之悲者,也绝不是精神痛苦者,应该是在痛苦的生活着的为数不多的怀疑者、觉醒者和反抗者。鲁迅在小说最后说道:“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虚幻的天地圣众,吃饱了麻木冷漠的鲁镇人准备的福礼,要给他们祝福。这是鲁镇对神灵和鲁镇人们极大的讽刺。他们得不到,也没有资格得到祝福。而鲁迅则要把真正的祝福送给用生命牺牲换来觉醒的祥林嫂。这才是题目的深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祥林嫂为了追求尊严、追求自由,愿意放弃说话的权利,愿意花掉所有的积蓄,甚至愿意牺牲掉自己的性命。她的反抗是自发的、彻底的。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祥林嫂身上具备的这些精神就是她以柔弱的身躯所能奉献给人们的最大价值。

(陈世宏老师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6-07-26 15:02:25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