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八期>学长回眸

秋风十年别梦长,痴心一生铭书窗

——十年聚会散记

2007届毕业生 高科

 

高中时代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题记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十年的光阴,韶华的故事已渐行渐远,高中的背影也渐显支离。今年十月,我们再回母校,真的感慨岁月的神奇魔力,校园换了新颜,美轮美奂,确乎黯淡了我们这当年的追风少年。师友的脸上显然都印上了十年岁月流离的痕迹。漫步在烟雨氤氲的校园,我的思想如脱缰的野马,恣意徜徉。那些年,那些事,虽早已泛黄,却又那么清晰可辨。拾起记忆的碎片,回忆那属于我们的葱茏岁月,我无法抑制自己的内心,用久疏的文字再次拨响那属于青春的丝弦。

奋勉钟声

  隔着婆娑的秋雨,依稀可辨高耸的大钟楼,她如一位老人,默默地端详着一切烟云沧桑。犹记当年,第一次踏入母校的门槛,侧身向左,突兀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座顶着巨钟的大楼,农村的娃,当时便觉二中与众不同。走过的三年,伴随着我们作息的,不仅仅有学校的铃声,还有回响着大钟楼的报时声。从宿舍海峰苑到教学楼,再从教学楼回到海峰苑,大钟楼的身影和声音总是朝夕陪伴着我们。日久生情,一段日子过去,我竟感觉它像一位无言的长者,训勉着我们要惜时如金。当年,带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情壮志来到二中,可谓热血沸腾。想象着自己学成之后的鲜衣怒马,仗剑天涯。高中的生活常常是以梦为马,奋勉青春,我们岂能辜负韶华。大钟楼,你有多高,我的梦便有多远。

  如今,再回母校,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耸立着,指针的运动从未停歇,演绎着它那亘古不变的时间绝唱。她在诠释着时间,也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生无所息。

  大钟楼,您是我与母校缘分相牵的红娘。昨日如此,今犹如此。

清欢小园

  宿舍海峰苑后面的一片小树林,记不清有没有名称,且称之为“海峰园”吧。作为住校生,这片树林对于我们的的意义就好似百草园之于鲁迅。这里虽没有鲁迅笔下的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与蟋蟀,或是神秘的何首乌,但我们依旧把它当成是我们的乐园。

  来自农村的我,习惯于看一年的季节荣枯,花开花谢。初到城里,面对着钢筋混凝土的楼群很不适应。多亏有这片林子,她让我看到蝴蝶花的尽情绽放,又飘然凋零的生命节律;她让我耳闻林鸟齐鸣的天籁之音,演绎我春风万里的想象;她让我感受秋风萧瑟,叶去荒寒的自然法则;她也让我一睹银装素裹,松柏常青的峻拔坚贞。小园,有您在,我的内心世界才在方丈的自然,得以如此丰盈。

  当然,最难忘的还是我们在此读书的经历。在这里,我们争辩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诵读过中文和英语行云流水般的美文,吟诵过毛泽东的豪放诗词,甚至还模仿过毛主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的豪迈姿势。那年小园,那般烂漫。憩园繁华,诉说的却是葱茏的生命哲理!

  开卷有益。读着读着,三年,读薄了书页,也读厚了我们的灵魂。

操场激情

如同电影一般,说到青春,便少不了要将岁月的相机对准篮球场。那是激情燃烧、活力四射的舞台,见证我们少年挥洒汗水的乐土。

  一组灵动的胯下运球,一个疾步的大力上篮,一记飘逸的干拔跳投。一举一动,证明了我们的存在,尽显了我们的英姿非凡。那时总会模仿着某位超级明星的球风,或飘逸,或剽悍,或任性地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旷代风华”。那时的快乐很简单,最后一节下课铃一响,一个会意的眼神,球迷总能心领神会,齐刷刷如离弦之箭,朝操场奔去。哪怕高温,骄阳炙烤着水泥地,也挡不住我们的表演激情。只要想做,便能做到,篮球场上留下我们的汗渍、呐喊和欢笑。每次投出得意的关键球后,大家都会屏住呼吸,静待那一球之后的效果。边角那漂亮女孩,你的点赞、你明媚的眼神凝固了我的血液,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呢!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曲线,这一划,竟划过岁月十年,定格到现在你我的记忆里。就这样,同学的友谊在篮球场的大酒缸里开始发酵,经过十年的沉淀,历久弥香。秋雨潇潇,今天的你我虽不能像当初一样,在球场上演绎华丽,然而重温记忆,唏嘘的何止是年月,掂量的何止是友谊。

  想着当年能跳善跑的兄弟,看着学弟们这奢华的操场,我们歆羡你们的福分。

难忘恩师

  很庆幸,高中我们遇到的是老彭团队,老师们个个身手不凡,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的恩遇。十年旅程,恩师们总是一盏盏引路明灯。多少回梦归母校:教学楼灯光、钟楼声警训、恩师的教诲总是萦绕脑际。我现在也身为人师,走在教师的行列里,我才知道彭老师的博学深邃;拿起粉笔,我才更加体会彭老师的至专至精。锤炼学业,锻造灵魂,您才是真正灵魂的工程师!

  彭老师的课堂供奉的是飘逸的人性和精神。课堂里是您带我们领会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豪迈,让我们懂得大丈夫“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气派;是您让我们感受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怀,豪气干云,永不言败,才是青春最亮丽的招牌;是您引导我们品味“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生需要一份超然淡薄,但更需要一份孤高挺直的境界。彭老师带领我们读苏东坡,读毛泽东,读闪烁着人性光芒的古今篇章,让我们心中永远住着鲜活的英雄,让我们把执着豪放读进心坎,把文人气质读进血液,谢谢老彭,是您从品格上为我们壮骨补钙。

  谁谓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最秋光。今天我们终于看见了老彭的身影,今生,我们师生巧遇,真是福分。当我们说要回去看母校,看老班,引起了周边多少同龄人的惊诧,他们哪里懂得这份不可再得的幸福!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生情,让我们不管在异国他乡,还是远隔千山万水,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热情和脚步!今天,彭老师又一次站在讲台演绎毛主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激荡的热情,再一次撞击着我们的心坎,时光仿佛又倒回到了十年以前。如今的老彭,看书持卷的距离明显拉得远了,岁月的利剑,可以催老生命,却无法淡化我们的深情,斩断我们对您的依恋。总在思念成河的时候,我们只想祈求时光的沙漏流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2017年10月3日,天公多情,蒙蒙细雨,给我们的校园之行增添了别样的情调。十年里,我们阅历了江南的明艳,北国的静谧;经历了通都大邑的繁华,异域他乡的风情。然而“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不管我们飞得多高多远,倦了,二中将会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港湾,因为我们的梦想在这里启程;老彭,您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牵挂,因为您是我们灵魂的主根。

  此刻,我在幻想:再过十年,当我再次漫步在皖西路上,牵着妻儿的手,回望着母校的教学楼,永远都会想到那诫勉的钟楼,清欢的憩园,博学的恩师,深镌的大爱。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02-09 10:44:09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