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期>杏苑走笔

闲话皋城“九拐十八巷”

退休教师  赵葆德

(一)
  六安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封地,故六安老城区有皋城之称。而“九拐十八巷”则是皋城古街民居建筑格局的一大特色。皋城人常用“九拐十八巷”来形容六安老城内街道拐弯处多,街道两旁小巷多。身为皋城人,屈指一算,此话并非夸张。
  以拐而言,由北向南相继有上拐头、潘家拐、书院拐、仓房拐、茶叶拐、鱼市拐、等驾拐。由东向西横穿南北街道之间的还有田家拐、大井拐、棚场拐头等。由其命名,即可推知缘由。如上拐头,因地势高低而得名,此处由南向北称“下洼子”,由北向南而上则是上拐头;等驾拐,因与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至皖西盛唐(今六安境内),登盛唐山(今武陟山)遥祭帝舜,时任六安国之王刘庆在此迎驾有关而得名。书院拐,因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迁址赓飏书院于此而得名;夏巷口的茶叶拐,原来此处因有三家茶叶商店而得名。
  以巷而言,数量甚多,其命名皆有缘由。因姓氏得名有夏家巷、柴家巷、魏家巷、戴家巷、史家巷;因庙宇得名的有大王庙巷、火神庙巷、城隍庙巷、关帝庙巷、观音寺巷、西湖庵巷、马王庙巷;因作坊得名的有油坊巷、书板巷、扎笔巷、染坊巷;以数字命名的有一人巷、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五福塘巷、六德巷、九拐巷、万寿寺巷。有的巷子命名,还有特殊缘由,如:马厂巷系明代在城内设立专门管理牧养战马的处所;花井栏巷因巷内有一口古井,井口为石雕花栏而得名;铁井栏巷因巷内古井,井口为铁铸井栏而得名,有传说为乌金所制,后为人盗走;箭道巷,因巷道像射过的箭一样笔直而得名;书板巷,因巷内人家多以手工木板印刷或石印印书为生而得名;竹丝巷,因文盛街原泾川会馆对门一户人家甚爱种竹,其竹茂盛伸至院外而得名。翠花巷,翠花是名妓之名;“棚场”原系六安州试院所在地,创建于清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棚场巷、棚场拐头因在此附近而得名;五福塘巷,“五福”系指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古人谓之五福;六德巷,“六德”指古人认为的知、仁、圣、义、忠、和六种德行。九拐巷,因巷内拐弯处甚多而得名;兵变巷,1930年国民党46师138旅272团二营营长魏孟贤(共产党员)发动兵变起义率部参加红军之处。此外,同一处所,两条巷子,因长短不同,宽窄有异,百姓对此两巷又有大小之称。如大观音寺巷、小观音寺巷,大关帝庙巷、小关帝庙巷,大棚场巷、小棚场巷,大竹丝巷、小竹丝巷等。有些巷子如惠民巷、南通巷、升平巷、龙须巷、牛角巷、天妃巷、金陵巷,德和巷等,若细细考查,得名皆有缘由。
  建国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城市的改造、建设、发展,老城拐巷也发生了巨变。如一人巷、马厂巷最先消失了;新巷拓宽为通向市电影院的小街,大多数巷道路面得到了改造,铺成了水泥板路,并且成了商贸繁华之地,尤其是田家拐巷拓宽为云路街东段,直通解放路,成为商贸中心,皖西商贸大厦就在其东。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康。”步入新世纪后,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随着六安市对老城区改造计划的实施,通过招商引资,实行房地产开发,一个个花园式住宅小区、繁华的商贸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皋城老城区面貌发生了突变。“九拐十八巷”正在消失,有些“拐”或消失,或是半边拐;有些巷已成了半边巷、半截巷。“九拐十八巷”,不久将留在一代中、老年人的记忆中,留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中。
  今年四月十二日开馆的皖西博物馆新馆,其一楼基本陈列《走进皖西》的前端位置,采用了光电手段沙盘形式重现了昔日的“九拐十八巷”,让参观者在古今对比中重新认识新六安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对于皋城的“九拐十八巷”,城内老年人熟悉,中年人也知晓。外来人若张口请教,即使普通的平民百姓也能讲出几拐、几巷。不过有些人误认为“九拐”和“十八巷”是确数,其实不然,因为事实并非如此。所谓“拐”是指行路时改变方向之处,笔者算来城内称“拐”者,竟有十处之多;所谓“巷”,通常是指比街道宽度窄的房屋之间的通道。而实际上有些巷的宽度仅仅略逊于街道。据《六安市志》(县级)1986年巷道统计,城内有55个巷子。至于那些未见命名的巷子尚不在此内。因此“九拐十八巷”的数字“九”和“十八”均是概数,泛指多数而已。
  仍以皋城为例,此城从唐代起沿淠河之滨的丘冈之地由南向北发展,除沿淠河南北地带为湾地之外,城内均为起伏的冈峦,所形成的街巷也随地势高低而起伏。城内只有东大街、云路街、文庙街一带地势比较低平,所以城内排水都是自东向西注入淠河。据此皋城人历来称皋城地形为“九冈十八洼”。不过说到冈,城内虽有多处突起之处,却无某冈之称。邻近的城郊却有“菜冈头”、“南冈头”的地名。说到洼,百姓称呼的只有一个“北门下洼子”。由此可看出这里“九”与“十八”也是虚数,只能说明城内街道因地势起伏呈或高陡或平缓之状。
  除上述事实外,再从数字特点看,古代对数字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大,泛指多数或多次。位于书院拐附近的九拐巷,因巷内拐弯处甚多而得名。再如成语中有“九牛一毛”等,诗歌中如“九死南荒吾不恨”(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等,古文中如“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拒之”(《墨子•公输》)等。
  至于“十八”是“九”的倍数,可单独用,还常与“九”配合使用,来形容多数、多次。前者如“十八般武艺”、“十八罗汉”、“十八层地狱”。后者除前述之例外,如说到河,有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流向;说到山,内蒙古大青山的走势有“九缸十八锅”的起伏;说到花,云南的省花“山茶”,以安宁关庄清泰庵的“九心十八瓣”茶花最为著名;说到菜肴,江西省立夏节的食品有“九荤十八素”之多;说到曲艺,东北二人转有“九腔十八调”的变化;说到小商贩的叫卖,有“九腔十八调”的吆喝声;说到建筑,故宫角楼的结构有“九梁十八柱”的数字之谜。
  总之,皋城内“拐”多,而“巷”更多。“九拐十八巷”就是皋城“拐”与“巷”的数量概括,并非是确数。

2011-5-18
(陈学江老师校对)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2-08-01 16:03:18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