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期>杏苑走笔

北游记(续)

物理组    孙杰

北游记之五——悬空寺

   离开恒山主景区,我们很快就到了悬空寺。前人介绍悬空寺,概括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凿石为基,就岩起屋;结构惊险,造型奇特。谷底仰望,若断崖飞虹;隔峡遥望,如壁间雕嵌......”。整个悬空寺“共有大小殿阁四十间,充分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走近悬空寺,我们果然看到 40间楼阁殿宇置身峭壁,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子。但当上方栈道上无人时,下面有的木柱竟会离开石基,似吊在空中的悬铃,随风微微晃动,并未给上面的建筑以支撑。其实,悬空寺整个建筑的大半部分是支撑在坚硬的岩石里,它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也落在岩体上。但它前伸出的那一小部分却恰好给人一种楼阁悬空,根基未稳的表象。
  导游告诉我们:我们预交的旅游费用只含恒山主景区的门票,要看悬空寺,需自行购票。于是我们各自买了六十元一张的门票,才得以进入寺中。登游其间,我们时而攀悬梯,穿石窟;时而步曲廊,跨飞栈。殿回楼转,如入童话世界;忽上忽下,尽得山野之趣。悬空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还住有僧人,但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为更好地保护古寺,里面的僧人就被迁了出来。如今是一座仅供游人参观而见不到僧侣的山寺。最为特殊的是:地处悬空寺最高层的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据说这是全国唯一将佛教、道教、儒教始祖共同供奉的寺庙。这样一座古代建筑奇观,前人曾有诗赞曰:“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

北游记之六——辉腾锡勒草原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又游览了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回到大同市吃完午饭,我们便告别了山西驱车前往内蒙。内蒙的导游按约定已提前在地名为“卓资山”的高速公路出口处等候我们。等我们的车一到,内蒙导游便引领我们沿着便道驶向辉腾锡勒大草原。
  车行途中突然下起了雨,导游高兴地告诉我们:“这是今年草原上下的第一场雨,也许是你们的到来让天降甘霖。”辉腾锡勒在蒙语中的意思为“寒冷的高原”,我们刚到达草原上的旅游接待点,就看到有部分工作人员身着棉大衣,这让我们即刻意识到这里的气候和大同相比已是冰火两重天了。我们乘坐的车还没有停稳,便有一队穿着蒙古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手捧盛酒的银碗和哈达,唱着迎宾歌曲列队上前迎候我们。此时已经雨止天晴,我们下了车便按照导游教给我们的“上敬天,下敬地,再敬神”的应对礼仪顺利通过了站在车门前夹道欢迎的队列。
  按照草原旅游的传统套路,接下来等待我们的便是蒙古式摔跤和赛马表演、品尝奶制品和手扒肉、篝火晚会、祭敖包、访牧民家庭、骑马、射箭等有着草原特色的游玩项目。我们放好了行李,趁着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便首先去草场上观看赛马和摔跤表演。表演刚完,热情的蒙古族小伙又不断邀请游客和他们比试摔跤,围观的游客中却无人敢于上前应战。最后在大家的一再鼓动下,我们同行的一位青年人终于披挂上阵,但连续几次都被对方毫不费力地摔倒在地。不觉间天色渐晚,寒气也越来越重,虽然大家一到草原就穿上了长衣长裤,但此时也抵挡不住逼人的寒意,只得纷纷花每晚三十元的高价去租棉大衣穿。晚饭后,白天曾列队迎候我们的那群青年男女又架起了篝火,并给我们和另一个北京来的旅游团献演了一场以蒙古族歌舞为主的晚会。看完晚会,我们在阴冷、黑暗的大草原上也无处可去,便回到各自住的蒙古包里休息。
  我们住的是六人一间的普通蒙古包,大家只能紧挨着睡下。住在这样的蒙古包里既不能洗澡又没有电视,挤在地板上睡得也不舒服。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大家对蒙古包的住宿条件均表示不满,于是纷纷向导游提出想要提前离开草原。我们来草原之前,已经预定要在蒙古包里住两个晚上。导游听从了大家的意见,决定改变行程,等到中饭后就提前离开草原,晚上带大家赶到包头市内入住。
  整个上午,我们还要完成剩下的三个草原旅游项目——祭敖包、骑马、访牧民家庭。早饭后,导游首先带着我们来到邻近的一处“敖包”。原来我们过去听说过的“敖包”,不过就是一座乱石堆。它的作用,一是草原上的方向标志,二是用来表示对神灵的祭拜。男女青年常常在这里见面,就是我们久闻的“敖包相会”。导游告诉大家:在附近拣块石头放在“敖包”上面,然后对着它许个心愿,再围着它转几圈,就会有好报。听导游这么一讲,大家便照他说的做了一遍。
  接下来,导游要大家去骑马或自由活动。听导游说:在这里骑马要按每小时五十元收费,另外中途还会被牵马的马夫索要小费。我过去曾骑过马,此时便不想在草原上再次骑马,于是和几位没去骑马的同事一道随意地在草地上散步。没来草原之前,我想象中的草原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实际却与我的想象有很大的距离,这里是起伏不平的丘冈地貌,由于干旱缺水等原因,草长得枯瘦短小,草地上也很少能看到放牧的牛羊。不过,对于我们这些看惯了钢筋水泥营建的都市丛林、习惯了市井喧嚣霓虹闪烁的城里人来说,仍然可以在这里切身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纯净与原始古朴,也让我们找到了那种“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放松身心的愉悦。当我们吹着旷野的风,行走在几乎亘古未变的荒原上时,虽然已远离了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时代,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历史上的草原游牧民族能够在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夺取汉人的政权,并建立了元朝和清朝,不由得更体悟到了一个民族团结与自强的重要性......
  最后,当我们吃完午饭离开草原时,导游又对我们说到:草原上随处可见的野花每天都会变换颜色,如果我们多住一天,就能看到那些星星点点的野花开出别样的颜色来。但在那一刻我们已经急不可耐地要作别草原,对于未失野性的大草原来说,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人,注定只能是一群“叶公好龙”般的匆匆过客。


北游记之七——响沙湾

  我们离开草原后,便被导游带到呼和浩特市区的两处购物点购物。为了能在次日早些到达库布其沙漠游览,我们没有在呼市过夜,而是在华灯初上时分赶到了靠近沙漠的内蒙第一大城市—包头入住。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一早,我们从包头市出发,驱车前往几十公里外的位于库布其沙漠边缘的响沙湾景区。本来,我们到沙漠去是准备好了要体验一下过“火焰山”的滋味,但车行途中却下起了小雨,这一来给我们的沙漠之行带来了清凉。一来到响沙湾景区,我们便看到了一幅“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辽阔广袤的沙漠景观。浩瀚无垠的黄沙给我们的视觉以强烈的刺激,让我们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我不由想起在儿童时代,我和玩伴们最快乐的游戏之一就是在建筑工地附近的沙堆上掏洞玩。而今这里有着无尽的黄沙任我们在其间嬉戏,怎能不让我们这些初到沙漠的游人倍感欣悦和兴奋。有位同事开玩笑地对我们说:“看着这嫩黄色的沙丘连绵起伏、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色,真想走到大漠深处的沙海中裸奔。”
  为了尽情体验大漠风情,我们参与了乘坐沙漠越野车、骑骆驼、滑沙等景区内几乎所有的的自费游玩项目。骑骆驼时,在牵驼人的指令下,高大的骆驼四足跪地让游客骑到它的背上。然后,牵驼人用绳子将几头骆驼拴在一起组成一个骆驼队,每个骆驼队都由一名牵驼人牵着第一头骆驼带路。如果哪头骆驼有不顺从的行为,马上就会受到牵驼人的鞭打。我们这个驼队在半途休息时,后面的一个驼队紧接着也赶了上来,其中的一个女游客经过我身旁时,突然对着我说:“你骑的这头骆驼真漂亮。”听她这么一说,我又细看了一眼我骑坐的骆驼,也觉得它看上去确实有一种飘逸神健之美。出于好奇,我便接着问牵驼人:“我骑的这头骆驼是公是母?”他回答我:“这里所有的骆驼都是‘太监’。否则,到了骆驼的发情期,谁也控制不住它们。”原来,为了满足人的玩乐之需,我们所骑乘的这些可爱的沙漠动物都已被施过了“宫刑”。
  我们在沙漠中游玩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滑沙。据说,这里的沙子会唱歌。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顺着沙坡下滑,便可听到沙子发出如同击鼓、吹号似的呜呜声,这也是响沙湾名字的来由。但在我们滑沙时,因为刚下过雨,沙子也变得“失声”了。不过,当我们坐着滑板从沙丘上加速下滑时,获得的仍旧是那种自由落体般的极速体验和飞驰的快感。
  当我们正要离开响沙湾时,一位游客看到我们坐的车上挂着“皖”字开头的车牌,情不自禁地说到:“真牛!从安徽开到了这里。”
  在最后的返程途中,导游对我们总结说:“我们此行乘汽车共经过了六省、两个直辖市,总的行程有三千多公里,接近于‘八千里路云和月’,并且在旅途中看到了草原、沙漠等不同的地貌和几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次值得大家永远记住的远游。”古人也曾说过:“莫道功名真富贵,须知山野大文章。”我想:今后我还将会浮生偷闲,继续去阅读山野这篇大文章。(完)

(陈曾曾老师校对)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2-08-01 15:56:23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